民進黨內氣氛低迷,普遍欠缺道德勇氣,乏人願意效法武昌起義革命先烈,率先開出勇敢的反滿第一槍,馴至「三日政變」歸於失敗,而中執會亦支持阿扁總統,絕非偶然!
按國務機要費案正式起訴,民進黨面臨創黨二十年來最大的危機。不過,黨內的有識之士並未完全麻木,在陳瑞仁檢察官起訴之後的關鍵三天,曾經試圖整合出開放罷免或彈劾的共識,可惜未能堅持原則,馴至功敗垂成。
如此一來,執政黨改革派「政變」流產,從而阿扁總統度過了政治生涯最嚴重的危機,同時民進黨喪失脫胎換骨的契機。這對阿扁總統個人言之,堪稱「制敵機先」而大獲成功;但是對於執政黨整體形象言之,「惡惡卻不能去」,陷於短多而長空局面。
法治國家之可貴,正是凡事「依法行政」。制度優先於權變,決策不會替特定的人量身裁剪,務須以國家的利益為依歸。唯有做到此一境地,不致產生無正當理由的差別待遇,那麼人心自平。事實上,「國有國法,而家有家規。」歷年來民進黨人士涉案者,率皆馬上開除黨籍,只有第一家庭係唯一例外。
換言之,民進黨憚於對第一家庭開鍘,並對其涉嫌之國務機要費弊案提出有效對策,不啻姑息養奸的愚蠢之舉,必然衍生一連串的後遺症。除了對內無法擺平黨員同志不平之鳴之外,對外更是砸爛民進黨的清廉招牌,將執政黨與貪腐畫上等號,顯然屬於得不償失的行為,何以執政黨見不及此?
當然,鑒於民進黨內四大天王,無不彼此爾虞我詐,加上相互間各懷鬼胎,形成內部矛盾關係,讓阿扁總統悠遊其間,並且有機可趁。殊不知民進黨不克與阿扁總統進行切割,二者形同「共犯結構」,最終必以葬送民進黨利益為代價,整黨淪為第一家庭的陪葬品!朱言貴(台北市/空大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