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菜價跌,彰化菜農北上到立法院開記者會陳述困境。彰化縣菜農表示,肥料價格三年來平均漲幅超過二成五,導致農民種植成本上漲。
立委要求農糧署啟動耕鋤機制,提供農民補助,解決農民的困境;協調盤商提高收購價格;更要落實蔬菜種植登記制度,杜絕菜賤傷農的問題。
看到這則新聞感慨良多,對農民的困境頗同情,對菜市場看不到廉價高麗菜感到不解。
主管單位應給答案,並追查原因,讓菜價回歸市場機制,而不是任盤商操控,生產者和消費者都成被害者。
近來中南部菜農叫苦連天,高麗菜一台斤只有三、五元,不夠成本,有人任其荒廢,有人堆作肥料,暴殄天物。
機關、團體、企業、連鎖超商紛紛展開搶救農民行動,民代絡繹採購轉送,學校不忍見農民心血付諸流水,師生還下田採收,到處叫賣、送人、作泡菜,消化高麗菜。
我是兼職「家庭煮夫」,三不五時要上菜場,從去年下半年就沒看過廉價高麗菜,最高見過一台斤五、六十元,有的菜販擔心太貴不好賣,還切成半個上市。
新聞報導中南部高麗菜價崩盤,想去檢便宜,市場一台斤也要二十五元,最近稍好,但一台斤也要二十元、十五元,與中南部「二個十元」、「一個十元」,相去甚遠。
其實不只高麗菜,新聞報導茄子也價崩,但市場茄子兩條也要二十五元,而紅蘿蔔、南瓜、苦瓜、洋蔥都不便宜。
每當媒體報導產地蔬果價崩盤,市場照樣貴森森,總是想不透原因,問菜販說詞一堆,運費貴、耗損高。事實是運銷過程有問題,大盤商、中盤商操控,消費者永遠是輸家。
主管單位有必要管控,讓過程透明化,價格合理化,否則農民叫苦,消費者叫貴,只有剝削者暗笑,問題不斷重演,社會公平正義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