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昨天證實,有五件器物類文物附件、殘件未現,包括〈清銅鍍金內填琺瑯琵琶式懷錶〉的鑰匙(圖)不見。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清點傳出遺失,故宮院長馮明珠昨天說,確實有五件器物類文物附件、殘件未現,但對原件價值無損,原件完好無缺,處分案正研擬中。
珍藏國家重寶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去年四月完成史上第三次文物大清點,至今十一個月未提出完整的清點報告,驚傳文物重要配件不翼而飛。馮明珠昨天召開記者會,說明文物清點情形,強調文物沒有遺失。
馮明珠表示,民國九十七年五月,前故宮院長周功鑫上任,鑑於距上次文物總清點(民國七十八年至八十年)已近二十年,期間歷經庫房重新整理、數位典藏系統建置以及收購與接受外界捐贈文物數量增加,有必要再次全面了解典藏情形,因此啟動文物總盤點作業。
馮明珠指出,從九十七年十月六日至一百零一年四月二十七日,長達三年七個月的盤點結果,文物總數量與七十九年度「文物清點結果」數量相符,但有五件器物類文物附件、殘件未現。
清查未現的文物配件包括〈清銅鍍金內填琺瑯琵琶式懷錶〉長約四公分的鑰匙、〈青玉八卦水丞〉長約七公分的銅小匙、〈青玉刻花爐〉各長約二公分的三片殘片、〈仿古玉圓璧〉長約零點五公分的殘片、〈三鑲玉如意〉的三嵌件。
故宮文物附件、殘件遺失,馮明珠在記者會說明時並未明確使用「不見」的用語,而是說「殘件未現」,她說,「雲深不知處」,可能在過去「改箱為櫃」計畫實行時,文物的附件或殘件藏在某個箱子內尚未找到。
馮明珠強調,殘件未現的配件對整件文物原件沒有任何損害,「原件完好無缺」。
故宮表示,一百零一年六月盤點結束後,經盤點單位向當時院長周功鑫陳報,並依程序於八月提故宮指導委員會報告,經指導委員會做出不予處分的決定,且相關人員多已退休,因此沒做立即懲處,九月故宮呈報行政院及審計部備查,處分案正研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