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國小所在的成功鎮,位於台東縣東北部,西面海岸山脈,東臨太平洋,海岸線長,平原狹小,由阿美族、西拉雅族及漢人聚落組成。
阿美族清初就移居入墾,漢人稍後在成功鎮北方,狀似「蟳管」的小海灣登陸移墾,後稱該地為「蟳廣澳」,再轉音為「成廣澳」,光復後為紀念鄭成功開台之功績,易名為成功,鎮民以為「成功」和「成廣」音相近,沿用至今。
博愛國小的前身是忠孝國小宜灣分校,民國五十三年獨立,校徽是老師盧文斌於民國九十三年設計,經校務會議認可:以鮮明的圖騰及中、英文字,凸顯創校理念,及豐富意涵。
「文簡意賅」:BAPS,為博愛之英文簡稱,漸層變化的藍色代表太平洋。「博愛‧阿美‧太平洋」點出學校在博愛社區,學區內重安及宜灣兩部落,以阿美族人為主,學校隔著十一號公路與太平洋相望。
「新月造型」:鮮艷紅、白三角形,相間於如彎月邊緣的是原住民,阿美族之圖記。彎形又如伸出的雙臂,代表擁抱、提攜、關愛的「博愛」精神。還指出學校位於大海灣的中間位置,環山面海,擁抱大地。
「五色環」:象徵圓融,代表莘莘學子在大好的環境裡,「高興上學、快樂學習」;五種顏色象徵,「多元教學、彩色未來」,由小而大的排序,代表波波海浪湧起的浪花,對應左邊的海岸山脈,其數為五,代表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也代表恆心、熱心、歡心、決心、愛心的教育願景。
博愛國小校長賴明治本著九年一貫課程精神,培育「人本情懷」、「學習尊重」、富「統整能力」、具「民主素養」、有「鄉土與國際觀」的新世紀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