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的故事】 用耳朵把靈魂叫出來

周希諴 |2013.03.19
1123觀看次
字級

「這個小娃是誰的?」我問坐在輪椅上,手上緊緊抓著一個光頭洋娃娃的老婆婆。

「是我的…,嗯…」罹患失智症的老婆婆,抬起頭望著她的兒子。

「我姐姐買給她的,說什麼對我媽媽有幫助,媽媽喜歡得不得了,帶在身邊不離手,沒看見娃娃還會哭鬧。」

「你姐姐做得好,這是失智症非藥物治療的一種方式。」

阿嬤的兒子笑著繼續說:「記得小時候,媽媽教我們唱一首歌:妹妹背著洋娃娃,走到花園來看花…,現在媽媽年紀大了,變成:阿嬤手抓洋娃娃,推到醫院來看病……。」

下班回到家裡,罹患失智症的老爸正在聽太太放的老歌,太太小聲的跟我說:

「老爸已經很陶醉的聽了一陣子喔。」

現年九十歲的老爸,最近一聽到外勞要帶他去運動,就藉故眼睛看不清楚,耳朵聽不到不願出門,現在竟然直挺挺的坐在餐桌旁,聚精會神的聽音樂,且不時緊閉雙眼、神情陶醉地跟著旋律搖動,我先陪著他哼哼唱唱了一陣子後,再問他:

「疑?你不是說最近耳朵聽不太清楚?那─,你為什麼聽得到歌曲?」

「因為,很厲害,真厲害。還是好歌真的比較厲害。」老爸邊說邊點點頭。

「怎麼說?」

「嗯─,ㄟ─,會把,會把人的靈魂,叫出來─」老爸突然雙眼睜的大大的看著我。

「靈魂被叫出來?那是什麼感覺?」

「身體都麻痺掉了, 嗯─,你要體驗看看才知道。」

「喔?」

「這是秘密,不要告訴別人,可能會比較長壽─」老爸用很神秘的表情繼續說:「靈魂要是強壯,人就可以活得久一點,知道這種話的人不多,只有你知道而已,所以你是很厲害的人。」說完後,老爸繼續陶醉的聽著他喜愛的歌曲,直到開始打瞌睡。

註:失智症的非藥物性治療,包括懷舊治療(如看以前具代表性的照片,並回顧階段性的生命意義)、寵物療法(除了動物外,洋娃娃也很有幫助,還可促進知覺統合訓練,得以返老還童)、按摩及其他的認知與記憶訓練等,都很有幫助。

但對現代人來說,最簡單的方式或許是音樂治療,因為不論是傳統的收音機或現在的智慧型手機,音樂隨手可得。由於好的音樂會刺激神經荷爾蒙及傳導系統活化,造成正向的行為轉變、改善社交行為,減少遊走及躁動行為,並促進睡眠品質。

請記得使用病人熟悉、懷念的音樂或歌曲,最好能陪著病人哼哼唱唱,不但能一起懷舊、回顧生命,又能促進親情,進而改善病人及家屬的生活品質,一舉多得。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