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生命的陽光;有了愛,生命才能成長,才有機會茁壯。特別是母愛,真是生命的春暉,幸福的造化。
國小六年級上學期的期末,細雨霏霏,天氣冷得孩子們以奔跑來取暖。我們家裡又很透風,冷冽的冬風刮起來,就更顯得寒意。不過家裡的人,沒有人叫苦,更不會以貧窮自憐,所以很平常心過日子,孩子們總是嘻嘻哈哈的。家庭的氣氛仍然維持得溫馨,真是窮而不苦,寒而不冷的冬天。
六嬸婆在風雨的十二月天,撐著傘來到我們家,帶來了家裡的噓寒問暖聲。母親請她坐了下來,親切的問候和交談。我很自然地站立在一旁,聽大人說話閒聊。話題很快就轉到我的身上來。嬸婆建議母親說:「你的孩子再過一個學期就要畢業了,總得讓他出去謀生才會長大。鄰村的李家,願意接受他當牧童,住在那邊還能三餐溫飽,此外一年還願意給一百斤穀子。」她很慇懃地表現出替我找工作,當牧童的好意。
她確實是一番好意,為貧窮的我們,解決燃眉之急。但我相信此情此景,做母親的心裡一定會不捨而心疼。不過母親仍然表現冷靜,恭敬地聽著長輩的話,對老人家的關懷和意見表示感謝。當時,站在母親身邊的我,卻有著不安,害怕被送出去做牧童而心情沉重,在心裡頭吶喊著「媽媽!請不要把我送去放牛!求求妳!」在我童年的時代,大人講話時,小孩子是不可以插嘴的。
胸有成竹的母親,很有禮貌地送走了嬸婆,回到家裡還看到我在發呆。她知道我的不安,知道當天的談話,帶給我晴天霹靂的震撼。於是,她摟住了我的肩膀說:「孩子!媽媽是不會讓你去幫人家放牛的。我希望你繼續求學,用功讀書,將來做個有用的人。你要準備升學考試,只要你考得上,媽媽再辛苦都要讓你升學。」母親這番話,霎時給了我一顆定心丸。我也感激她含淚回覆說:「我會用功準備,好好讀書。」
鄉下孩子受到的文化刺激少,城鄉差距明顯,要考上省中談何容易,全校只有兩個同學考上省中。我當然只有就讀縣立中學的分,我就近選擇了頭城中學的員山分校。這個剛成立的分校,在老師王述之的努力教導下,開啟了我豐富的學習領域和視野,朝著正向的人生,步步踏實的往前走。不過現實環境的許多困難,從念初中開始,才一個個挑戰著一位堅毅的母親和逐漸摸索前行的青少年。
我念完初中一年級的暑假,母親很凝重的對我說:「下個學年我們可能繳不起學費了。」她解釋地說,這一年來已經用掉全部她結婚前後所積蓄的私房錢。她實在想不出解決的辦法,才把實情告訴我,希望我能了解她的困境。
我聽了她的話,很鎮定的說:「媽媽!我知道妳一直希望我讀書,我也明白妳手頭沒有錢,無法供應我學費。於今之計,我打算去學木工,將來當個木匠,一樣可以做個有用的人。」母親問我:「學木匠是很好的技藝,不過我想知道你為什麼要學木匠?」我胸有成竹的告訴她:「王老師上博物課的時候,為了做標本,就找了幾個同學一起幫他造木箱子。他看我鋸、鉋、削、釘等動作時,非常肯定我的手藝。還在大家面前稱讚我有木工的天賦。」接著我還跟母親解釋,我在老師指導下,造了好多成品。我很篤定的告訴母親:「我有木工的天賦,將來一定是一位傑出的木匠,妳放心,我會好好學會它,就能賺錢貼補家用。」
心想事成,透過親友的介紹,我很快成了木工學徒,我高興自己找到可以發揮的人生方向。學校開學了,母親提醒我:「明天開學,你要去學校向王老師說明白,你不是因為逃學而輟學,而是繳不起學費,才去學木匠當學徒。說清楚了,讓老師可以放心。」我遵照她的意思,次日上工前,先進學校向王老師解釋清楚,然後才去上工。
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王老師就請班上一位有腳踏車的同學來告訴我:「王老師要你去見他一面。」見到老師,他告訴我:「你回去跟媽媽說,學校准許你分期付款交學費,有錢就拿來繳,直到繳清註冊費用。」母親聽說可以分期付款,欣然答應。我又回到學校念書了。這件事情,直到好幾年後,我才知道分期付款是王老師先墊,母親才慢慢還。所以,我永遠感恩王老師的愛。
愛不但是生命的春暉,更是人生光明面的資糧,一切溫馨和生命力的源泉。我的一生,長期以輔導諮商助人,奉獻教育工作,是從這些感動中省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