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改進是必要的,便當做了一陣子,我問兒子,哪些菜色特別喜歡?有沒有無法忍受的菜?他說了幾道特別欣賞的,無法忍受倒沒有,「但可不可以不要帶芋頭?」呃,芋頭。
孩子從小不喜歡吃芋頭,以前吃雙聖冰淇淋,強力推薦他吃芋頭口味,他敬謝不敏,也不吃芋頭蛋糕;趁著做便當嘗試闖關,總以為那是因為他沒吃到好吃的芋頭,「你不覺得媽媽的芋頭燒雞很好吃嗎?」我的芋頭燒雞,雞腿肉先用紹興酒醃過,爆炒後跟芋頭用高湯燒,香的呢!
「雞沒問題,但我就是不喜歡芋頭的味道!」
唉!我真的嘆氣了,因為芋頭是這樣好吃的食物啊!我媽媽最喜歡的食物大概就是芋頭了,還可相提並論的是菱角,我爸笑說:「都是澱粉,難怪會胖!」這一點我完全肖似母親的口味。常聽到一些名人鼓吹戒澱粉節食,他們吃肉、蔬果而不吃飯、麵所有澱粉食物,宣稱可減肥,我若照做,一定餓死。
芋頭真是奇怪的東西,古時候把大的芋頭叫作「蹲鴟」,蹲伏著的貓頭鷹,真有趣,而我記得媽媽描述芋頭時也很擬人化。她削芋頭時戴著手套,她做事從不戴手套的,連刷洗紗窗也不戴,嫌麻煩,卻怕那芋頭。她對我說:「芋頭會咬人!」靜置在流理台上的芋頭會咬人?我奇道:「它──怎樣咬?」俯身端詳,芋頭環狀的粗糙表皮有許多疙瘩,是那些疙瘩像小嘴似的咬人?像章魚般張開吸盤似的嘴黏附人的手?媽媽說不清,只叮囑我:別碰!彷彿它真會對我張嘴似地。後來知道是因為草酸鈣跟水溶性蛋白質之類的成分交互作用的結果,皮膚接觸會感到痛癢,從前人不明就裡,便說它咬人,真當它是鴟梟呢!我沒被芋頭咬過,超市有賣真空包裝的切塊芋頭,處理得漂漂亮亮,真適合我這種戴了手套再拿菜刀,可能連手指頭都不見的人。
我是不喜歡勉強人的,尤其在吃這件事上,我不吃的東西也討厭別人勉強我;只能以「養生」勸說,「芋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喔!」小孩一聽「微量元素」就笑,一臉「妳理化爛得要死,還知道什麼是微量元素」的表情,「帶少一點!」他勉為其難。好啊,這算不算闖關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