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創下全台有史以來參加人數最多的「廢核大遊行」,歷時十九個小時後,昨晨結束,主辦單位強調,不代表廢核行動結束,而是一個新的起點。藝文界人士宣布,將繼續發動「不要核四、五六運動」,每周五晚上六時在自由廣場持續反核,直至政府做出善意具體回應。
留在凱道守夜的五百多名民眾加上「回流」的民眾共約千人,昨天早上宣讀反核誓詞,舉行「升旗儀式」,民眾把由數百人徹夜彩繪、印有「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的反核大旗迎進會場,緩舉行升旗儀式,宣誓願意挺身而出,捍衛家園,盡一切所能阻止核四追加預算和燃料棒裝填,希望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並將戰鬥到勝利的那一天。
最後藝文界人士發動群眾排出一個大大的「人」字,象徵「我是人,我反核」,並集體為三一一地震默哀。
遊行發言人蔡中岳、李卓翰說,馬英九總統說公投要看民意,「現在這二十萬人代表的就是民意」。他們抨擊馬府院對遊行的回應僅是「願意傾聽民意」,了無新意,政府至今仍無解決核廢問題的具體方案;至於追求低碳節能的回應,竟是要大家省電、省水、省油和省紙的道德性「四省」,更是荒謬,毫無具體實踐的策略。
李卓翰說,政府如果還要繼續以政治算計的鳥籠公投來回應非核家園訴求,這場公投將會帶給馬政府一場政治核爆,強調反核團體不達到非核家園目的,「永不妥協」,他們會持續戰到反核勝利那一刻,「下一次我們會有更多人上街」。
廢核大遊行晚會結束後,多名導演決定發起「不要核四、五六運動」,本周起每周五晚上六時在自由廣場舉行各項藝文活動,以延續廢核行動的香火與熱度。
前核四監督委員會委員林宗堯則表示,除了公投、廢核,「徹底清查,全面改善」是解決核四的第三條路。他說,大家都把焦點放在公投,但公投並不能讓核四變安全,還是安全堪慮,政府現在應該要先徹底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