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為了佛像工筆畫,陳士侯深入研究歷代畫佛的轉變。他發現,兩晉的佛像相當清秀飄逸,應與當時好清談的風氣有關;南北朝則是南顯幽靜祥柔,北見凝重端莊;隋唐國泰民豐,顯現圓融豐腴的造型;宋代以後,才開始以工筆表現瓔珞等華麗裝飾;陳士侯畫佛的風格,如同元、明後的發展,代有增飾,畫風愈加精緻莊嚴。
曾經對佛像發展下苦功的陳士侯,筆法、設色、構圖深具獨到之處,把中國傳統佛像工筆畫的奧妙表現得淋漓盡致。
一九九八年三月,陳士侯的佛畫受邀赴哥斯大黎加科學文化中心國家藝廊展出;隨後,佛光山哥斯大黎加福慧精舍亦邀請陳士侯前往道場,為當地民眾示範畫佛、分享創作歷程,成功地以佛教藝術文化的方式,在南美洲進行意義非凡的國民外交。
陳士侯表示,工筆畫需要有充沛的體力與精湛的眼力,能作畫的年限有限,「我發願,要趁現在體力、眼力、技術都在巔峰的狀態下,再創作更多圓滿精美的作品,獻給愛護我、關懷我的社會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