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國務院在四日拋出遏制房價的「國五條」,對賣房獲利課徵百分之二十重稅,導致大陸股市四日重挫,各類股幾乎全面下跌,尤其房地產、水泥等相關類股全部躺平,共四十九檔房地產股跌停(百分之十)。深圳股市終場跌了百分之五點三,上海也下挫百分之三點六五,均創下十九個月單日最大跌幅。
中國城鎮地區平均房價,十年來漲幅高達百分之一百四十三。其中大城市漲幅更是驚人:三大都會區中,上海平均房價是十年前的六倍,北京也達四點六五倍,廣州則為三點六一倍。
「國五條」是總理溫家寶臨去時推出的五項抑制房價政策,二月二十五日宣布時,外界原認為又是口號一場,不料一日股市收盤後,國務院公布施行細則,包括擴大房屋限購範圍,提升房價漲太快城市的自備款額度與貸款利率;以及民眾出售自有住房所獲利潤,要課徵百分之二十的個人所得稅。
舉例來說,一套總價兩百萬元人民幣的二手房,之前僅須繳納總房款百分之一,即兩萬元人民幣的個人所得稅 ;若該房原購價五十萬元,其增值的一百五十萬元按新政的百分之二十來計算,將繳納個稅三十萬元,嚇壞大家。
消息一出,外界紛紛看壞股市,四日開盤後果然一片狂跌,甚至殃及周邊國家股市。由於未來要繳兩成重稅,這兩天各地二手房市場出現「搶搭末班車」交易熱潮。
中國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認為,「政府愈調控房價愈高」並非事實,因為官方如不出手,現在可能已經漲得更離譜。他也坦承,對二手屋交易課重稅,固可打擊投機炒作,但也會傷害到「剛性需求」(抱持改善居住環境購屋)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