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主席團,昨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一次會議。圖為吳邦國(左)和張德江握手。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會議今天(五日)登場,據大陸媒體報導,多位人大代表將在會議上提案,建議開放二胎,呼籲政府信守承諾,立即取消獨生子女政策。
計畫生育帶來社會隱憂
《新快報》報導,全國人大代表、惠州市旅遊局局長黃細花說,一九八○年黨中央提出《關於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提及「到三十年以後,目前特別緊張的人口增長問題可以緩和,也就可以採取不同的人口政策」,如今三十年期限已過,「當務之急是政府信守三十年為期的承諾,並審時度勢,立即取消獨生子女政策」。黃細花強調,「只有父母有權利決定能生多少個孩子」。
有「憂民哥」之稱的全國人大代表賀優琳今年再度提出放開二胎的建議,「希望計生部門能正確對待代表提的建議」。他指出,人口增長過快的情況在上世紀九○年代早已發生逆轉,中國現在總和生育率僅一點三左右;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中國已是世界上人口增長率極低國家之一,中國正面臨新的人口問題。
他認為,計畫生育帶來少子化、老齡化、廉價勞動力枯竭等一系列問題,「嚴格的計畫生育,給國家發展、民族的未來,帶來很大的危害」。他擔心地表示,據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數據顯示,中國零至十四歲人口已經降低到百分之十六點六,「生育改革幅度還是太小」。
廣東團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認為,計畫生育除了帶來失獨(指失去獨生子女)家庭、老齡化、勞動力不足等弊端外,獨生子女語境中傳統親屬稱謂的缺失,面臨著「六親不認」的尷尬,「親屬稱謂出現斷裂殘缺,傳統的家庭倫理秩序必然受到衝擊」。
專家提議「單獨」可生二胎
朱列玉說,目前中產階級計畫生育政策執行比較好,不敢跨越計畫生育高壓線,而很多農村人口和流動人口則是大膽地生,不利於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
也是全國人大代表的國家人口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馬旭表示,目前可以開始逐步放開二胎生育政策。他說,國家根據人口狀況、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進行調整,如黑龍江、遼寧、吉林等開始探索放開二胎,由「雙獨」(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可生二胎,變化成「單獨」(夫妻一方是獨生子女)可生二胎。
《京華時報》引述馬旭的話說,中國不同省分的各方面狀況差別很大,人口政策調整跟經濟人口數量構成等狀況掛鉤,絕對不能一刀切;應該是分類、分省份、分步驟逐步放開。
奶粉爭議 引發港陸矛盾
此外,香港多份報章昨天報導,陸港奶粉水貨活動及大陸民眾對國產奶粉信心不足問題,也成為兩會熱點。
《星島日報》報導,大陸全國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前天談及民眾對國產奶粉沒有信心時說,造成老百姓對一些食品(奶粉)的安全缺乏信心,政府有一定責任。
由於陸港之間的奶粉水貨活動嚴重影響香港媽媽,引發兩地矛盾,港府自一日起限定民眾每天只能攜帶兩罐奶粉出境,違者可被判刑或罰鍰。連日來,已有數十名香港及大陸水貨客被捕。
對此,《中國青年報》昨天發表署名文章,表示不少網友批評香港的做法有違自由港原則,對於向來慷慨支持香港的大陸民眾顯得不太厚道。但文章又對香港保護本地嬰兒吃奶粉、打擊「水客」販運牟利的初衷表示理解,並藉此諷剌大陸當局無法保障奶粉安全。
它又引述網友調侃說,香港人是用另一種方式「對兩會提案」,督促政府解決食品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