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回答智積菩薩的問題後,龍女忽然出現,眾人看到她發菩提心,住於不退轉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很驚訝,認為女身的龍女,因《法華經》的功德,而排除五障,即:不得為梵天、不得為帝釋天、不得為魔王、不得為轉輪聖王、不得為佛身,而龍女既然捨身成佛,真是難以相信!
龍女聽到舍利弗這些話,就以一顆寶珠獻給釋尊,釋尊迅速接受。龍女就說:我成佛比這件事還快。
即時,在法會中,大眾皆見龍女,在一剎那之間現為男子身,坐寶蓮華上,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成等正覺,往南方無垢世界,對許多眾生說法。
【解義】
以上,總言女身不能作佛,且非久劫修行亦難作佛。此皆舍利弗尊者所聞佛說三乘之教,以塵沙煩惱未盡故,而仍滯於分別法執,故如此說。
龍女沒有馬上回答舍利弗,因當下成佛之境,非言可顯,唯證乃知。故即假獻納寶珠,以喻成道之速。
獻寶珠,喻將本有之清淨如來藏心,於一剎那間顯示於佛。即獻即受,喻即悟即證。而龍女成道之速乃復過之,皆顯頓悟成佛之義。
佛之無相法身,本無男女之相可得,苟於本覺中一念相應,當下即是,何有此三十二相等之示現?唯此依正莊嚴,正為示現成佛之勝相,亦即佛之名所由以立。
故龍女於忽然之間,有變相說法、依正莊嚴等之示現。此正以無言之答,破舍利弗等之分別法執,而顯現經力之不可思議也。
那時,一會的大眾看到此成佛事實,智積菩薩和舍利弗尊者,都去除疑惑,非常感動,一味思索經典力量的珍貴,而默然信受。(提婆達多品竟)
註:蓮華化身:要具足八種的因緣,才能得到蓮華化身:
(1)乃至失命,不說他過。
(2)勸化眾生,令歸三寶。
(3)安置一切於菩提心。
(4)精修梵行,梵行無染。
(5)造立佛像,置蓮華座。
(6)憂惱眾生,令除憂惱。
(7)於貢高人,常自謙下。
(8)不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