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一對七、八十歲的老夫婦,每天一大早就在社區走動,勤做資源回收,忙得兩張臉龐紅咚咚的,看起來神清氣爽。大概是他們早睡早起,又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精神得到寄託,精力總是比同年齡的老人家旺盛。
可是他們家的年輕人認為,到處去翻找垃圾很骯髒,也覺得老人家很不給晚輩面子,好像家裡養不起他們似的,所以對老人家喜歡做資源回收工作很唾棄。老人家只好趁年輕人上班後,才偷偷摸摸去做。
有時候,我親自送回收資源過去,他們總是眼睛一亮,口中謝聲連連,跟我說:「這種工作賺不了幾多錢,但每天東摸摸,西做做,日子很好打發。」我也回應他說:「很好呀!為社區減少垃圾,也是功德一件。」
後來不知道為什麼,這對老夫婦不做了。整天坐在回收涼亭發呆,我的車子從他們面前駛過,起初還知道舉個手打招呼,慢慢地,他們的眼神變得呆滯無光,身體也漸漸發福起來,連口水掛在嘴邊都不會去擦拭,眼看著他由生龍活虎變成槁木死灰,生理的老化實在太快了,約過半年多就過世了。
高齡化的時代已經來臨,生活的打理上,許多老人家都有一分自覺,靠子孫還不如靠自己,因此,有些走出去當義工,有些找自己喜歡做的事,有些寄託在興趣上。只要不會有危險性,這些都值得鼓勵。
像我家後院終年養雞,養了一批又一批,並沒有經濟考量,而是讓老人家有事忙。偶爾我也會故意丟一些家事給他操弄,只要他高興做,沒有不可以,畢竟每位老人家都需要家人的肯定,更需要有個精神的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