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聯邦政府「全面強制自動減支」(sequester)一日啟動後,由於將影響經濟發展,造成稅收減少和社會福利成本增加,並會衍生合約賠償等額外開支,因此分析家指出,這項措施根本難以達到省下八百五十億美元的目標。
分析家指出,事實上,自動減支措施在短期內可能只能獲得不到一半的效益。部分原因與政府處理財政的複雜方式有關。不過,該措施也反映削減開支可能會傷害經濟,造成稅收減少,並導致社會安全網計畫的成本升高,例如失業保險的攀升,聯邦還是得再花錢賑濟。
除此之外,聯邦各部會如果因為自動減支措施而被迫取消合約,還必須賠償供應商大筆罰款,尤其是國防部。這些額外支出在抵消之後,實際節省的開支可能將遠低於原本的預期。
自動削減開支分別為削減國防計畫百分之十三和國內計畫百分之九,共八百五十億美元,在九月三十日截止的會計年度的三兆六千億美元預算中,約占百分之二點四。不過,華府智庫兩黨政策中心(BPC)分析家貝爾表示:「很可能一毛也省不到。」
分析家指出,自動減支措施因未觸及將隨人口老化而倍增的醫療成本,對於長期抑制聯邦債務並無太大助益。
依據兩黨政策中心的分析,如果自動減支措施並未生效,則聯邦債務將在二○三一年以前降至與經濟規模相當;若實施自動減支措施,則可能延至二○三三年。
另外,國會預算處(CBO)指出,自動減支在目前的會計年度可節省的預算,可能還不到四百三十億美元,因為聯邦部會許多計畫的預算都是分年執行,而非一次花光;以十億美元造艦計畫為例,預算即需要配合造艦時程分年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