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昨天在北京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商三十多分鐘,連戰再度向習近平提出台灣國際生存空間問題,及在「一中」架構下求同存異,擴大兩岸合作。連戰並在會後記者會中,針對兩岸政治性接觸表示「必須予以適當的重視」,可以「民間先行」。
連戰昨天與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見面,兩人先握手寒暄,互稱「老朋友」,並分別發表簡短談話。連戰表示,他在二○○五年訪問大陸,提出兩岸和平發展五項願景;兩岸以此為基礎已簽訂多項協議,這代表「我們所選擇的道路是正確、有效的,是不會也不應逆轉的正確道路」。
會後連戰召開記者會表示,與習近平見面。是因為兩岸關係發展已從一個關鍵期進入另一個關鍵期。有媒體詢問連戰是否與習近平提及兩岸未來進行政治性接觸的可能性,連戰並未直言,但他說,像是台灣在國際上的參與,兩岸並沒有正式舉行談判,但在實際做法上已有很具體成果,這本身就是政治性問題。
連戰表示,對於兩岸政治性接觸「我們必須予以適當的重視」,而今後如何推動,可以「民間先行,智庫為先」,由民間專家、相關團體就所謂「較困難議題」加以探討。
他指出,兩岸對一個中國有不同的表達,兩岸可先尋找「一個中國」的「『一中』之結之所在」,做合情合理的安排,「先易後難,耐心善意」,未來「我們必須抱著樂觀的看法」,相信這方面的問題可迎刃而解。
連戰辦公室並發布新聞稿表示,連戰以「一個中國、兩岸和平、互利融合、振興中華」十六字為原則,向習近平提出兩岸關係發展四點意見:求一中架構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結束敵對狀態,逐步化解爭議;交流協商共榮,強化同胞情;提升民眾福祉,發揚民族尊嚴。
連戰認為,兩岸在探討和累積共識後,可建立一種「平衡、對等、有效」的政治架構。
星雲大師:和平往來 當今急務
會中,台灣代表團也推舉三名民間代表發言,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首先發言表示,海峽兩岸同文同種,如兄如弟,在一個中國的號召下,希望促進兩岸和平往來,是當今的急務,兩岸人民不斷來往,除了政治、經濟之外,文化、宗教、民間、各行各業促進交流,必定對兩岸的將來有巨大貢獻。
星雲大師並在接受鳳凰衛視訪問時說,對於兩岸的關係,過去都是講政治、講經濟,但也不一定那麼硬性只講政治、經濟,文化多來往,宗教多來往,民間多來往,也向習近平如此建議,希望以後真能這樣做到,會加速促進兩岸和平。
星雲大師並表示,對於兩岸和平,應該坐下來公平的談論,思考究竟國家未來的前途應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