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嬿 /《海的十年祭》(中篇小說集)/讀者書店/1953年出版,1958再版
圖/應鳳凰
單從書名,看不出是小說集,就像從「公孫嬿」筆名,也看不出作者是「陸軍官校畢業,曾任砲兵指揮官」的軍人身分。
籍貫安徽,體型魁武的查顯琳,曾任駐美軍事武官,情報學校校長。年輕時代喜好寫作,隨國府來台後,曾活躍於早期文壇,出版有散文小說集十餘種。 先收藏了《海的十年祭》儉樸型「再版本」,後來見到「初版封面」大不相同,彷彿發現新大陸。初版設計頗有創意──用淺綠色手稿(蘇雪林序)作背景,再疊上深紅色書名,且多了「公孫嬿創作集」六字。有意思的是,作者竟把「版權頁資料」放封面正中央:
瓣香書屋輯集之一/公孫嬿寫的 /中篇小說集/海的十年祭/民國四十二年春天/在台灣出版(本書封面和編排由作者設計)
排成七行。字體雖小,卻是我過眼文學書中,首見將「本書封面」由誰設計放封面中央的。軍官作家對自己文創成果滿意程度可說「溢於書表」。果然書有書的「肢體語言」──「秀才藝」的姿勢,不光擺在書封設計,封底還預告了「公孫嬿創作集」十種:書還沒出,預先羅列書名與類別。
歷經歲月淘洗,從初版到再版,外觀也由絢爛歸於平淡。但消失了色彩,鮮活個性也跟著消失。好在內容沒有變──書前有蘇雪林長序(寫於一九五三年),全書共收三中篇,書名一篇,其餘:〈斷腸紅〉〈生命悲劇的二重奏〉。首頁短短百餘字「前言」,交代曰:有些小說,並不完全是虛構的(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又感謝「表姑」蘇雪林百忙中,不僅賜序,且為集內各篇小說,「一字一句予以教正」。筆者整理「作家第一本書」偶有新發現,此番的發現是:初版本難找,確實有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