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元宵.佛館遊春趣--全台最大戶外生態魚缸 就在佛光大道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陳昱臻大樹報導 |2013.02.22
2884觀看次
字級
連接佛光山與佛陀紀念館的佛光大道上,全台最大的戶外水族魚缸中,魚群正優游。右為研發此生態魚缸的設計者翁世明。 圖/人間社記者陳昱臻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陳昱臻大樹報導】連接佛光山與佛陀紀念館的佛光大道上,有全台最大的十六公尺巨型戶外魚缸,命名為「七寶池中‧八功德水」,內有一眉道人、剛果、火玫瑰、神仙魚、泰國鯽等魚種,數千隻魚優游其中,吸引遊客駐足觀賞。和傳統魚缸不同的是,此生態魚缸不用過濾器等耗材,使用的是天然礦物質,可讓水質愈來愈清澈、不需換水,營造平衡生態,符合環保精神。

研發生態魚缸的鑫嘉國際負責人翁世明,從擺攤、賣泡沫紅茶、經營油漆到開PUB生意失敗,在經歷人生重大挫折後,因緣際會開始學習養魚、研發生態魚缸。創業初期在百貨公司設櫃,面臨產品難以銷售的困境,於是他開始研發戶外魚缸,當人們看到即使有人在魚缸洗手、丟垃圾,卻仍能保持魚缸清潔時,大感驚奇,於是上門訂製生態魚缸,也讓翁世明在生態魚缸界占有一席之地。

研發魚缸前,翁世明從未養魚,但正因如此,反而可以跳脫傳統框架,開創新方式。翁世明也分享了經歷人生重大挫折時所體悟的道理,他說,魚處於愈苛刻的環境反而愈能生存,既然魚都可以活下來,生意失敗又算什麼?

看著魚缸裡大批魚群自在來去,翁世明滔滔不絕地說明魚的種類、習性。「七寶池中‧八功德水」內的魚群都是食用青苔、飼料的觀賞魚,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和群聚性,例如泰國鯽和體型較大的黃金泰國鯽,就各擁據點。他說,觀賞魚不會發生大量暴斃的原因是不怕冷,魚缸裡若有大量過濾器、加溫器會導致環境不穩定,魚缸若生態健全水質就會乾淨,魚群數量也會逐漸增加,兼顧環保與永續。

祝願觀魚者 心情自在

翁世明開心的說,在佛光山製作魚缸的過程中,感受到與大家的交流互動是真誠與坦誠,也希望來觀賞魚兒的人們,都有如同魚兒般優游自在的好心情。

值得一提的是,佛光大道上的戶外魚缸為壓克力所製,能在短短一個月完工,於春節平安燈會期間與大家見面,其背後蘊含著集體創作的力量,負責製作壓克力魚缸的金水族工程有限公司,老闆董恩雄及老闆娘黃柔玉是佛教徒,全力配合趕工,他們還拍胸脯保證:「佛光山的事,就是我們的事!一定會圓滿水族館的工程。」他們的發心進而成就最大戶外水族館完工,與來山大眾結八方善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