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凱平(安睿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不久前,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參加一個有關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會議時,針對高齡者臨終醫療問題,語出驚人地說出,應該提供一個「讓想死的人可以快點死」的選項,以節省政府的高額醫療支出,引起日本社會譁然。會後,麻生當然坦承自己發言失當,但他的話語,實際上也多少點出了高齡化社會所帶來的財政壓力。
古人常將「福、祿、壽」三個字放在一塊,意思是這三樣東西基本上是人們所希冀並追求的。在社會的變遷演進下,長壽已是大多數人都能擁有的福分,但隨之而來的是「人生這麼長,有沒有足夠的錢來支應一生所需?」就是一個最實際的問題與壓力。
面對這個問題,有一些與理財相關的觀念調整,我想是重要且必須的:
首先,就是對於我們的退休生活,必須有及早的規畫。過去大多數人的習慣,其實都是等到快到退休年齡,才開始思考退休準備的問題。但是在壽命持續延長和退休年齡提早的雙重趨勢下,人們退休生活的長度,動輒可長達二、三十年。在這樣的情況下,退休的規畫和財務上的準備,絕對需要提早開始。對許多年輕的朋友來說,其實在一進入社會工作,就該開始規畫了。
其次,也因為退休生活的時間大幅拉長,在這個人生階段中該做些什麼事,也是必須要及早思考以及規畫的。如果等到真的退休,才來思考漫漫長日,該做些什麼事來打發時間,那就太可惜了。所以在退休前的階段,就必須要先思考及尋找退休後的興趣和方向,並且預做準備。
最後,同樣跟時間有關係的,是必須要認知到在投資理財上,我們可以運用的時間也變長了許多。以前人們習慣在退休前盡可能積累財富,然後在退休時將錢全部轉為極為保守的資產,等著慢慢被消耗掉。
但現在即使是在退休後,我們其實都還有非常充足的時間做財富的規畫,因此如何繼續將錢財做有效的長期投資運用,以保有它的價值,就成了非常重要的課題。
長壽,是一項新的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新的契機。如果規畫得當,那麼長壽趨勢下的新生活,將是一個精采豐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