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答法師施齋 流浪泰勞造石頭廟

 |2013.02.18
4626觀看次
字級

【本報高雄訊】高雄田寮區有座造型獨特的「石頭廟」,五百多名失業的泰勞,為答謝收容他們的台籍住持,撿石一顆顆貼黏成廟,不僅見證一段中泰情誼,也成為高雄市府導覽手冊推荐的觀光新景點。

「會蓋這間廟,都是因緣!」住持天樺法師表示,座落田寮區新興路的「慈玄聖天宮」,本來只是一間「破舊小廟」,一九九四年,一群泰勞來台蓋南二高,但承包的營造公司倒閉,他們回不了國,在田寮成為流浪外勞。

其中一名旅泰的大陸籍工人「沙路」,領不到工資又餓了好幾天,會講華語的他,和另二名工人到廟裡求助,天樺法師招呼他們吃飯,隔天,他們竟帶二十多名泰勞來吃素齋。

由於天樺法師來者不拒,聞訊來吃素齋的泰勞愈來愈多,最多時甚至超過五百人,由於廟方無法供應這麼多人來用餐,因而請警方協助,事情才曝光,各界愛心捐贈湧入,天樺法師才能繼續供應泰勞們用餐,他也帶著泰勞四處陳情,希望讓他們回鄉。

等待回國的日子,泰勞們每天在廟裡禮佛誦經,天樺法師聽不懂泰國話,也記不得他們泰國名字,「只用一號、二號、三號…,共五百多號,當成名字來叫」。

「沙路」等人感念天樺法師的相助,想起法師曾說過想蓋一座「像普陀山一樣的廟」,決定幫他完成心願。

天樺法師回憶說,泰勞們利用他們的建築技能,主動編號、編組,每天分批外出找石材、攪水泥,並把從各地找來的石,一包包扛回廟前,憑著他們對廟的印象,一個個「黏」成造型奇特的廟,讓他好感動。

由於整座廟用石等石材建成,民眾習慣稱為石頭廟。建廟後香火鼎盛,廟方成立關懷文化協會,仿當年泰勞施工工法,在廟旁利用扇型貝殼另建文物館,因而又被稱為「貝殼廟」。

在各界協助下,泰勞們終於能回國,臨行前,他們依泰國拜謝師父的禮儀向法師跪拜,法師忍不住哭著告訴泰勞們:「以後若有台灣人在泰國回不了台灣,希望你們也能幫助他們」,泰勞們也點頭落淚。而這段中泰情誼,如今藏在石頭廟的一顆顆石頭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