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類與其他生物一樣都屬於生態系一份子。圖/周宗禎
不同於人類與哺乳動物總是維持在一定體溫,屬於爬蟲類的蛇類為外溫動物,在面對寒冷冬天時,必須要有一套因應之道來讓自己生存下去,因此牠們會利用「冬眠」來將體溫維持在適合範圍。但並不是所有蛇類都會冬眠,以台灣來說,由於地處亞熱帶氣候,冬天氣溫不像溫帶國家那樣冷颼颼,因此不見得都會冬眠,台北市立動物園就發現這陣子仍有龜殼花等蛇類跑出來覓食。
不過,如果是遇到強烈冷氣團來襲,台灣蛇類則可能進入短暫的休眠狀態、降低活動量,等到氣溫回暖時再出外活動筋骨,由此可知不同地區的蛇類會隨著氣候型態的差異而有不同的生存方式。
「不只人會怕蛇,其實蛇也會怕人」一般人在野外遇到蛇出沒時,常會驚聲尖叫、驚慌失措,但趙明杰表示,最好處理方式是保持冷靜,安靜快步離開,避免驚擾到蛇,引起蛇的防禦攻擊。
為了讓大家對蛇類有正確認識,趙明杰說台北市立動物園這次特別響應蛇年到來,規畫了「Yes 蛇!台北動物園蛇類特展」,主題相當多樣化,包括「蛇的七大迷思」、「蛇的各種外型與環境的關係」、「台灣蛇類多樣性」、「蛇的宗教、文化與信仰」、「蛇的傳說故事」、「蛇的醫療研究與經濟利用」和「台灣蛇類保育現況」等,希望藉由豐富的生態介紹,讓大家能對這個分布全球各地的生物有更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