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紅包袋,誰都不感到陌生。紅包袋的鮮明特徵就是「吉祥紅」,紅,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不僅充滿熱烈、喜慶、吉祥的節日色彩,而且是和諧、溫暖、浪漫和具有豐富情感的色彩,「見紅大吉」自古以來成為中國人熟悉不過的口頭禪。每年歲首正月,各式各樣的紅包袋隨處可見,長輩給晚輩壓歲錢要用紅包袋、晚輩給老人度歲金要用紅包袋、祝壽賀婚要用紅包袋、慰問探病要用紅包袋、酬謝顧客要用紅包袋、慈善救濟要用紅包袋、發獎金也用得上紅包袋。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紅包袋的由來確是從喜慶過年的壓歲錢演變而來的,天真活潑的小孩子過年期間就懂得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紅紙壓歲的紅包承載著以血緣為基礎的家庭文化,和親友之間禮尚往來的濃情厚意。
港粵和東南亞國家的華人習慣稱紅包袋為「利是封」、「大吉利是封」。「利是封」其實應稱為「利市封」,《現代漢語詞典》對「利市」的詞解,是吉利、買賣順利的預兆之意。早在漢朝焦延壽所著《易林》書中第五卷〈觀之離〉:「入門笑喜,與吾利是」,就很形象地描述了。距今二千年前的漢代,民間就時興給利市錢,「(孩兒)到親友家,入門笑喜賀,主人就會給自己派利市錢」,互道吉利、互祝好運,自然也包括兩家大人市道順利的互相祝願。
而今紅包名目眾多,內涵不斷延伸,說明紅包適應歷史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現在印製精美的形形色色紅包袋琳琅滿目,各有特色,設計從顏色、形狀、圖案上都注入了時尚元素;還可分為賀婚、祝壽、新居賀喜、新年賀喜幾大類。有些公司、銀行自己設計紅包袋,或免費送給員工轉贈親友使用,或以紅包袋作為宣傳媒介,小小紅包袋起到不小的作用。
多數人在收下紅包袋中的鈔票後,往往將紅包袋丟棄。其實,紅包袋也是很好的收藏品。收藏紅包袋可以勾起親情友情的回憶,可以欣賞到多門藝術,還可以見證不同時期的經濟、文化、印刷技術的發展。
「金蛇狂舞」的新春佳節即將來臨,正是收藏紅包袋的大好時機。尤其過年其間,寺院多備有印製祝福語的吉祥紅包給信徒遊客,過年行春,就到寺院走走,去領取、收藏一年的平安紅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