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中壢訊】利用報廢機車,從拆解中探索報廢機車的身體與構造,再依學生對環保的印象及記憶,組裝成為新創作。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有一門「設計創作」課程,今年研習題目「被扒光的刺蝟」,指導教授蔡承原要求學生以「步驟法則拆解」和「從拆解中創造價值」兩個主題出發,衍生、拼構成為另一個全新的藝術環保作品。
教授蔡承原表示,他希望引導學生開啟自己的想法,期許自己的教學,打開學生的思考心扉與新思維。他要求學生以報廢機車「拆解」物件,觀察內部的組成與構造,藉以提醒學生凡事不要只注重外表。
學生邱勝青、張可人、田薏君、何如婷、黃卉君、劉媐綾等人,購買一輛報廢機車,在拆解、重新組裝中,完成「被扒光的刺蝟—侵略者、受害者、守護者」的環保作品。
張可人表示,「環保作品主要傳達理念為,我們將刺蝟想像成地球,刺蝟身上的刺就像是地球上的森林」。森林被人類肆意砍伐,所以「被扒光的刺蝟」,就像是地球上的森林都被砍光了。
「被扒光的刺蝟」展覽中,以團隊合作方式讓學生形成專案小組的型態進行溝通,並了解每個細節的步驟,鼓勵學生發揮創意與自我思維去架構概念。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主任阮慶岳表示,蔡承原將品牌與設計合而為一的觀念,透過授課傳授彼此間的連結關係,對於藝術與設計系的學生有所助益,能更了解藝術設計業界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