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未來進行式 文/小樊整理 圖/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2013.02.03 語音朗讀 203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北市政府自二○○二年起積極開辦「都市景觀大獎」,迄今已有十一屆,希望透過民間業主、使用者、規畫單位及施工團隊的共同努力,打造更具指標性及特殊性的台北都市景觀。 由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主辦、創藝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城市‧未來進行式——第11屆台北市都市景觀大獎」活動。此活動由「實踐大學體育館及圖資大樓」榮獲首獎,「中山創意基地URS21」獲頒都市再生特別獎、「光點華山∕華山電影藝術館」則獲頒歷史建築再利用特別獎。 首獎作品「實踐大學體育館及圖資大樓」,是由名建築師姚仁喜率領大元建築師事務所團隊設計執行,完工於二○一○年。實踐大學體育館及圖資大樓位於校園內最中心的位置,乍看覺得是兩棟獨立的建築物,中央隔著一片綠油油的草皮,一左一右的矗立在校園兩端,其實沿著階梯走入地下室才發現,體育館和圖資大樓以採光良好的寬闊通道相接連,兩棟建築物下方的地下空間,除了規畫數間教室、研究室外,還有可容納三百人國際會議廳。 體育館的操場位於「頂樓」,以金屬編織網作為體育館的外牆,使體育館不用空調就可以維持空氣的流通,同時又兼具室內體育館遮擋風雨及烈日的實用性。圖資大樓以挑高的空間設計,輔以落地採光玻璃窗,媲美誠品書局的寧靜氛圍空間,校外人士也可兌換證件後入館使用藏書。〈上〉 首獎 實踐大學體育館及圖資大樓 作品說明 西端的體育館以挑空的大穿廊聯繫校外,與校內中庭綠地結合起來。體育館與圖書館都有戶外階梯直達三樓,三樓是校園空中的公共空間,未來他棟建築可以空中走廊進入這些區域,共享大學的公共價值。 校園不再是一棟棟傳統學院封閉獨立式的建築,而是以空間的流動與開放性來促成人際連繫,消除界線的觸媒。體育館量體以金屬編網虛體與混凝土實體上、下交錯而成,區分大、小跨距的運動空間屬性,圖書館卻以前、後量體合抱,來表現管理空間與閱覽空間屬性。 兩者藉著一突一凹的空中廣場互相對話交流,一動一靜展現和諧美感,以相同特色的外牆質感面對中庭綠地。中庭綠地上不規則造型的地下室採光井,訴說了規則校園配置限制下的奔放潛能,與北方大直山脈的視覺隱喻。 前一篇文章 天然彩繪大瓠子 下一篇文章 善用合植盆栽 創造鄉村風花壇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4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5如是說2025.07.0206【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7安忍,一種無畏的慈悲2025.07.0208【詩】覺有情2025.07.0209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2025.07.0310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與植物對話】心田播種 植栽教我的事【綠手指筆記】療癒系養蘭記【藝象空間】襲園美術館 靜待成景的植栽美學【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蒔花物語】小胖葉養成術 打造多肉健康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