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董氏基金會抽檢便利商店的關東煮,發現不論是原味或麻辣口味的關東煮鈉含量都超標。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很多民眾以為吃起來不鹹,鈉含量就一定低,其實大錯特錯。
董氏基金會最近主動檢測大台北地區多家自助餐、便當店、小吃店、滷味、便利商店、火鍋店及速食店等餐飲場所,共檢驗九十五種湯底的鈉含量,發現最高的是酸辣湯,一小碗三百西西高達一千二百三十二毫克。
看似清淡的便利超商關東煮,原味湯頭一碗四百西西鈉含量約六百至一千四百毫克;麻辣湯頭更高,約七百至一千九百毫克;一碗湯麵鈉含量平均約一千四百毫克,最高甚至可達約二千二百毫克;涮涮鍋一碗二百西西湯頭鈉含量五百一十二毫克。
許惠玉提醒,市面上湯頭的鈉含量普遍偏高,無法從湯的顏色、濃稠度來判斷,建議最好少喝,甚至不喝。臨床顯示,鈉攝取過多會造成水腫、高血壓、腎臟病、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
為了消費者的健康,董氏基金會強烈呼籲,餐飲業者應該主動降低湯的鈉含量。便利商店的關東煮及湯頭雖多已標示鈉含量,但標示字體太小,消費者不易辨識。許惠玉建議,選購餐點時如有營養標示,應查看鈉的標示含量,計算一餐不要超過八百毫克。
統一超商公關莊靜如表示,若消費者擔心會攝取過高的鈉含量,可多挑選蘿蔔、香菇、高麗菜捲等輕蔬食,而且多數消費者並不會把湯全喝掉,也不會三餐都只吃關東煮,若控制得宜,一天鈉含量的攝取量就不會超標。
全家超商公關楊松錞表示,全家已持續投入關東煮各品項的減鈉作業,未來也會持續進行。另外,關東煮相關品項的鈉含量,都有在機台和網站等處公告,相信能提供不同飲食習慣的顧客,選擇最適合餐食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