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人間佛教散文 -- 夜色被一盞盞街燈推開 中

顧德莎 |2013.01.17
1462觀看次
字級

拼圖上的第二封信。

二哥:

原本擬於今年七月前返鄉,臨時發生事故,致未成行。經再三考慮,還是延至明年的暑假為宜……

弟最小兒子已於今年考取大學,對子女們教育,弟已盡了最大責任。由於身體健康欠佳,弟亦將準備退休了!……

離開五十幾年,您預備要回家了。「對子女們教育,弟已盡了最大責任」,是您終於要脫下重犁的一聲輕呼吸。「身體健康欠佳」是我們從未從您口中聽到的呻吟。您信中提到的「臨時發生事故」是因為心臟病發住院。您等這一天很久很久了,如果不是這些岔出來的因素,您已經踏上家鄉的土地。

父親,您寫這信的時候,每天三餐吞一大把膠囊和藥錠,我也每日為婆婆分裝糖尿病的藥丸。您為我盡了最大的責任,我卻無一日陪伴您心理的孤單與身體的不適。您計畫要回家鄉了,回到家鄉,年邁的兄姐也許可以代替我們和您逝去的父母,聽您說一聲:我累了!

而您至終沒有來得及回到家鄉。一九九○年春末,您撫胸倒地,安靜地離開人世,您的魂體不再受愛憎離別苦了。

二○一○年,我們邀請您的老部屬周叔叔到家中作客,他為我們補上您三十歲到三十六歲的拼圖。

民國四十六年,我出生的那年。您被選入特種作戰部隊,任第二總隊作戰官中排長。

第二總隊的成員由具有韓戰經驗的將官挑選,訓練的目的是要潛回大陸做地下組織,在反攻大陸時裡應外合。入選的人除了體力、智力、學歷必須符合資格,還必須簽放棄結婚的自願書。訓練後將人員空降回到自己的家鄉,進入敵方進行蒐集情報及組訓地下反攻人員的工作。

周伯伯說到訓練的嚴苛和危險,我們家中那一張五公分見方的黑白照片因此有了故事背景。

那是一張高空跳傘的照片,照片中五個小黑點其中一個是您,您是教練。我們童年只聽您輕描淡寫談起,如今看來便深刻難忘。您在天空往下眺望的時候,是否曾經試著尋找家鄉的落點?我和妹妹都猜測,您是想藉著出任務時潛返老家和祖母見面。



(念引)金井鎖梧桐,長歎空隨一陣風。(詩)失落番邦十五年,雁過衡陽各一天。高堂老母難得見,怎不叫人淚漣漣。」

「(西皮慢板)楊延輝坐宮院自思自歎,想起了當年事好不慘然!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我好比虎離山受了孤單,我好比南來雁失群飛散,我好比淺水龍被困在沙灘。」

「想當年沙灘會一場血戰,只殺得血成河屍骨堆山;只殺得楊家將東逃西散;只殺得眾兒郎滾下馬鞍。我被擒改名姓身脫此難,將楊字改木易匹配良緣。蕭天佐擺天門兩下裡會戰,我的娘領人馬來到北番。我有心出關去見母一面,怎奈我身在番遠隔天邊。」

「思老母不由人肝腸痛斷,想老娘不由人淚灑在胸前。眼睜睜高堂母難得見,兒的老娘啊!要相逢除非是夢裡團圓……」

小學五年級夏天,我和大姐、三妹參加了村子裡的兒童平劇社。當我們在家中以尖銳的嗓音唱著:「蘇三離了洪桐縣,將身來到大街前……」,書房的一端,您竟開口吟唱:楊延輝坐宮院自思自歎,想起了當年事好不慘然……

我們姐妹驚愕竊笑。

蘇三的苦我們完全不理解,您的痛我們也無能想像。直到許多年後,我坐在電視機前看葉復潤演楊延輝,他一聲一歎唱道:「思老母不由人肝腸痛斷,想老娘不由人淚灑在胸前。眼睜睜高堂母難得見,兒的老娘啊!要相逢除非是夢裡團圓。」我淚一如雨下。

父親啊!十六歲離家,那是什麼樣的年齡、心智?您一定不知道此去千里,您一定不知道關山阻隔,您一定不知道權力鬥爭的險惡。想當年沙灘會一場血戰,只殺得血成河屍骨堆山。民國三十七年您二十一歲,自傳有一段如此寫著:「於華北天津唐山一舉與匪搏鬥經年。」您的槍口曾指向一些無仇無恨的人嗎?你也曾被困在一片烽火之中嗎?那是歷史悲劇,您遇上了。您被迫登上此岸,顛沛流離。

經過長時間的魔鬼訓練,特種部隊結訓執行任務前夕,蔣經國閱兵時看到這群三十幾歲的精英,不忍讓他們去執行不可能成功的任務,計畫取消。

民國五十二年,您調到嘉義三一六指揮部任中校參謀官。

民國五十三年,您和母親結婚,成為我們三姐妹的父親。

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要累積幾世福報才能與您結父女情緣?

我一直是您最擔心的孩子。母親沉迷賭局,我也失去一個孩子對長輩應有的分寸。我去賭場掀牌桌、和母親對罵,我離家出走,質疑您一再容忍母親犯錯是個懦弱的人。我潛意識裡急迫尋找一個甜蜜家庭來取代您建立的家。對於我的早婚,您掩不住擔憂的心情。

我是家中第一個結婚的小孩,比姐姐早一年。二十一歲我將自己推進一個窄仄的空間;妻子、媳婦、母親、姑嫂、妯娌、稱職的工作幹部,一人分飾多角,以致身魂失控。

我想要回家,但是想到自己從沒有給家裡添加喜樂,就是不敢回去。不回去可以找很多理由──公婆生病、加班、塞車……。如果我知道我們只有二十幾年的父女情緣,我會回家。

我讀高中的時候,您在屋前的空地加蓋了二間書房。「那麼多女兒,萬一哪個嫁得不好,回娘家還有個房間可以住。」您對母親說。

那兩間書房在一次元宵節被沖天炮毀了,燒掉我們姐妹的藏書和紀念冊。

您走了之後第三年,我離婚搬回嘉義,租屋在尚未改建的眷村裡面,算是另一種形式的回家。

您親生的二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都已經在台北念書,母親搬到台北照顧他們。您留下的房子住了我的從小送人當養女的四妹。

母親一定沒有想過,她的四個女兒全受了您的庇蔭。她二十九歲守寡,背著女兒在菜市場賣菜,我的祖母要求她把第四個女兒送人,理由是減輕她的負擔,其實是不願意幫她分擔照顧的工作。一個沒有兒子的寡婦,註定要在世上吃很多苦。

她以為這輩子就要這麼過了。而您上了這個岸,和她完成千年前的約定。她帶著三個女孩進入您遮風避雨的船舶,繼續往前。許多年後,母親難忍思女之情,到學校認了四妹,您看到她,一樣給予溫和的笑容,過年的時候沒忘記算上她的紅包。而在您離開之後,那承襲了您敦厚性情的親生兒女,熱情地收留了生活艱困的「四姐」,讓她有了喘息的空間。

老房子基本上保持了您在的樣貌。牆壁上的書架是您親手釘製,放著《資治通鑑》、《古今文選》、《康熙字典》、《辭海》、《世界奇觀》等一些硬殼的書籍。書房裡的木頭隔板上放著《紅樓夢》、《西遊記》、《聊齋誌異》、《唐詩宋詞選》、《儒林外史》、《人間詞話》、《元曲》、《說文解字》……這些書伴您度過妻、子不在身邊的時光,我靜靜拂摩,不忍丟棄。

客廳牆上一幅薰黃的掛軸:「大丈夫成家容易,士君子立志不難。退一步自然幽雅,讓三分何等清閒。忍幾句無憂自在,耐一時快樂神仙。喫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夢裡不驚。寧可採深山之茶,莫要飲花街之酒。須就近有道之士,早謝卻無情之友。有人問我塵世事,擺手搖頭說不知。貧莫愁兮富莫誇,那有貧長富久家。」(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