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立法院第八屆第二會期昨天結束,朝野對一○二年度總預算案協商多時,經十小時空轉後,最後挑燈夜戰進行審查;但包括《公共債務法》、《財政收支劃分法》、廣電三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重大法律修正草案,由於朝野無法達成共識,只能留待下會期再議。
五都升格後,攸關中央及地方政府財政規畫的兩大配套方案—《公債法》及《財劃法》修正草案,前者規範舉債額度與債務管理,後者關係到中央與地方的財政收支與權責畫分,各方意見始終喬不攏。
雖然朝野黨團都將兩案列為優先法案,《公債法》修正草案去年底也初審通過,但在野黨團仍有意見,提案要求交付協商,趕不及在會期結束前過關;《財劃法》修正草案更是無法順利送出委員會。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將陸生納入健保,並將陸配取得身分證的最短年限由六年縮短為四年。此案多次遭在野黨團阻擋,直到去年底才交付委員會審查,但趕不及在會期結束前排入議程,最快也要等到下會期才能審查。
合稱「廣電三法」的《廣播電視法》、《衛星廣播電視法》及《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正草案爭議更大,由民進黨團提出的修法草案,在委員會火速通過初審,國民黨團更多次表明支持,外界原以為將順利三讀,但最終急轉直下,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召開記者會,直指修法內容粗糙、漏洞百出,再由國民黨團出面封殺,交付朝野協商,無法在本會期完成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