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太陽能發電區-- 林邊佳冬養水種電 土地不再下陷

 |2013.01.16
453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屏東訊】田裡「種」出電,絕非夢想!屏東縣林邊、佳冬一帶,有一大片太陽能板從田裡「長」出來,這一帶的「種電」區廣達四十三公頃,是目前全國最大太陽能發電區,連日本人也來考察,希望運用到災區;經濟部能源局專案通過屏東「養水種電」計畫,開啟一個對土地不一樣的想像。

二○○九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屏東林邊、佳冬,沖毀不少漁塭、果園,很難復原,屏東縣長曹啟鴻說:「一定要切斷地層下陷區抽地下水的惡性循環不可!」他想到屏東的陽光。

在地層下陷區的惡地上種電,曹啟鴻形容「這是三贏策略」。農民租地給太陽能業者,可以讓土地休養生息;若農民願意,業者還能提供工作,「國土可復育、農民有收益。」最重要的,抽地下水的惡性循環可暫歇。

透過縣府媒合,二○一一年七月起,太陽能業者陸續進場施工,至去年底止,養水種電區已達四十三公頃,總計有一百三十八名地主加入;這裡的土地不種蓮霧、不養魚,而是架起太陽能光電板「種電」。

屏東縣府統計,目前五家太陽能電廠,總裝置容量為二十三點六MW(百萬瓦)(能源局核准的最大容量是二十五MW,一MW等於一千KW),以每日每KW(一千瓦)發電三點六度計算,全年共可發電三千一百零四萬度,達核三廠年發電量的百分之零點二,每月約可提供八千六百個家戶用電(以每戶每月三百度計算)。

更重要的是,土地轉型後,每年至少可減抽四十六萬立方公尺地下水,且當地地景也有很大改變,現在搭火車經過林邊,可以看到偌大的太陽能光電板佇立田間。

養水種電區有五家業者進駐,有業者還推出雙層概念,上層是太陽能面板,下層種咖啡或蔬菜,讓土地多元利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