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一○二年大學入學學科能力測驗將於一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舉行。本版今天起推出考前衝刺系列,每天一科,分析應試重點、可能入題的時事及題型。
【本報台北訊】學測國文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台北市景美女中國文老師陳嘉英說,讀課本時一定要理解、分析,準備古文時不能只是翻譯,應了解文章的核心概念,並能批判、反思。
陳嘉英說,選擇題包括字音、字形、字義,還有文意理解、國學概要及作家思想等;非選題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會有兩題文章理解或分析的短文寫作,第二部分為引導式作文。
古文讀熟白話文思考內容
陳嘉英表示,教育部九十五年課程綱要四十篇核心古文,一定要熟讀,不只是翻譯,要了解文章的核心概念,還有作者如何呈現文章、寫作目的等,並思考及進一步批判。課本白話文看似簡單,陳嘉英說,學生也要思考內容。文化基本教材 (《論語》和《孟子》),每年都會考一到兩題。
陳嘉英建議學生將近五年考題做一遍。補教老師唐文則表示,學生看考古題看一看就好,相同的題目今年不會再考。
唐文指出,考生最後衝刺時,可採主題式,例如有關孝道的文章,或以勸學為主題的篇章,全部都有「記」的文章,如〈岳陽樓記〉、〈永州八記〉等,分析比較,如作者、寫作時空、動機、文章呈現方式等,增加理解及記憶。
時間分配是應試關鍵
學測考兩小時,陳嘉英說,第二部分非選占了五十四分,是致勝關鍵;因為共有三題,要寫的字數不少,建議學生一定要在四十五分鐘內寫完選擇題,且應先寫選擇題再寫非選題,唐文建議三十五分鐘完成選擇題,以便有充裕時間寫短文和作文。
唐文建議拿到考卷後先看一下作文題目,才開始寫選擇題,答選擇題時對作文有靈感,先記在題目旁邊,寫作文即可派上用場。非選擇題兩題短文,陳嘉英建議提醒看清楚是要理解、分析還是闡釋文章。她說,理解是要考生回答文章講什麼,分析則是談文章如何呈現、結構如何及語句用法等;文章闡釋是要考生從文章中思考及發揮。
陳嘉英建議考生寫作文先求務實,內容及結構最重要,想法要交代清楚,不要用華而不實的句子,也不要好高騖遠。她表示,這幾年作文考題論說文較多,很多文章都是要考生思考生命的意義,再觀照到社會及世界,越有深度和廣度,分數愈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