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甄嬛傳》的故事中,熹妃與果郡王是一對戀人,雍正皇帝懷疑他們兩人有染,甚至要以毒酒毒殺果郡王。熹妃為了救果郡王,把有毒酒杯調換過來,卻被果郡王識破,偷換回來,最後果郡王為了愛人毒發身亡,甄嬛立志要向雍正復仇。
這段淒美的劇情卻完全不是歷史上的事實,因為雍正於雍正十三年駕崩時,果郡王並未去世,反而是雍正駕崩後的治喪成員。
康熙共有三十五個兒子,夭折了十一人,共有二十四子列入玉牒(族譜),果郡王是康熙的第十七個兒子。果郡王名為胤禮(雍正將其改名為允禮),康熙時期封為郡王,雍正六年晉升為親王,看起來雍正對這個弟弟很是厚愛。
在康熙諸皇子奪嫡的慘烈期間,允禮並沒有明顯介入其中,卻因後來受雍正重視晉升為親王,因此曾有人懷疑他是「四爺黨」。其實允禮當時年紀約二十出頭,他的生母陳氏的地位並不高,康熙駕崩時,他連入內堂的機會都沒有,只能跪在外頭。雍正最信任的兄弟皇十三子怡親王允祥,是真正的「四爺黨」,在允祥「允禮居心端方,乃忠君親上,深明大義之人」的推薦下,雍正才給予允禮官職。
允禮幼年時以明士沈德潛為師,在書法與詩詞的造詣上頗有成績,一點都不輸給他的哥哥三皇子允祉以及五皇子允祺等人。他又相當具有語言天分,精通漢、滿、蒙、藏等語言。因此雍正令他管理藩院事務,與其他民族打交道,也算是知人善任。
博古通今的允禮,還喜歡四處遊歷,曾寫過一本《工程做法》的書籍,談論水利建設以及建築方法,顯示了他的才學與能力。
《甄嬛傳》中果郡王精通音樂,擅長長笛;而歷史上的果郡王也可說是多才多藝,不但懂音樂,也很會繪畫,還曾幫雍正與達賴喇嘛七世畫像。
生性多疑的雍正始終對這個弟弟懷有戒心。雍正去世後,乾隆對這位皇叔也並不是很真心信任,允禮心懷憂慮,最後成疾,享年四十有二。乾隆親自祭拜,推崇允禮的功績。但伴君如伴虎的箇中滋味,允禮應該是心有戚戚吧!
(相關內容在下午三點警廣FM104.9頻道《一點新樂園》節目同步播放,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