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洗車行 揚名國際

 |2013.01.04
3354觀看次
字級

【本報嘉義訊】走進嘉義市北港路的可樂洗車場,左半邊是專業汽車美容區,右側約十坪大的休息室是老闆陳生發免費對外開放的可樂博物館。二十年前,好友送他一支可口可樂曲線瓶開啟他的可樂人生,他將興趣與事業結合,以可樂會友,蒐遍世界萬餘件可口可樂商品,名氣吸引美國亞特蘭大可口可樂總公司前來拍紀錄片,全天在博物館播放,讓世界看到台灣。

綽號「可樂發」的四十二歲陳生發,國中時才喝到人生第一罐可樂。高中畢業時友人送他一罐曲線瓶可口可樂,他捨不得喝,成為第一件可樂收藏。

可口可樂雖是美國出品,陳生發卻偏愛寫著繁體中文的周邊商品,「中文字很美,而且是自己母語,最有感情。」店裡收藏涵蓋玻璃瓶、鐵鋁罐、溜溜球等,多來自全台各地跳蚤市場。只要一通電話,縱使是半個台灣外的花蓮跳蚤市場他也願衝。友人出國,伴手禮都是可樂相關商品。

陳生發說,他起初穿著印有「可口可樂」字樣衣服四處挖寶,只要是相關商品都收,花掉的錢可以買一輛車。後來發現重複物品堆積如山,且攤販見到他都會自動抬價,近年針對一九六○到八○年代或獨特性商品下手。

陳生發說,可口可樂的玻璃瓶回收做得很徹底,蒐集原就不易,要找沒開封或從未被回收入廠、毫無機器洗刷痕跡的瓶子更加困難。但耗費他最多時間精力的,是一組十二個可樂溜溜球。他尋覓十多年,獨缺一個深藍色金蔥鑲邊的款式。後來一口氣在網拍找到整套,讓他體悟「時機到了,該你的就是你的。」

洗車場開張後,陳生發打造紅色調可樂休息室,地板以三萬個可樂瓶蓋親手釘成,陳列架擺滿特殊可樂瓶罐與絕版商品,還能邊參觀邊喝冰涼可樂。

二○○六年,美國亞特蘭大可口可樂博物館重新開幕,徵選全球四位結合工作與可口可樂的職人拍攝紀錄片。陳生發打敗亞洲各地收藏家入選,成為他人生驕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