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公東教堂 清水模藝術代表作

 |2013.01.04
3064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寧靜詩意的清水模建築,在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的推動下蔚為風潮,吸引大批建築迷前往世界各地追尋。其實早在半世紀前,台灣已擁有一座清水模教堂─台東公東教堂。

曾出版《歐陸教堂巡禮》等書的攝影師范毅舜,追尋這棟教堂背後的動人故事,寫下新書《公東的教堂》。他不僅找到設計者、八十八歲尚在執業的瑞士建築師達興登,也記下當年一群歐洲神父在東海岸推動教育的動人故事。

公東高工是早年台灣家具業的搖籃。一九五○年代,來自瑞士的錫質平神父,為了讓原住民子弟學得一技之長擺脫貧困,從歐洲請來專精木工、機工的技師為師資,成立公東高工。

籌畫公東高工時,錫質平也找到瑞士建築師達興登免費設計教堂。公東教堂的設計手法與年代,與法國建築大師科比意成名作「廊香教堂」相近,被台灣建築界譽為「台灣版廊香教堂」。

公東教堂位於公東大樓頂層,一樓是實習工廠,二、三樓是學生宿舍。范毅舜指出,連結這三種空間的三層階梯構造不同,建築師巧妙運用光影設計,讓行走者宛如穿越人間、淨界、天堂三種層次。

公東教堂僅能容一百四十人,空間迷你卻充滿變化。其天花板採不對稱斜角,與地下左右不對稱的座椅相互呼應;加上不同光源處射下的天光,和諧秩序中充滿無窮變化。

公東教堂所懸掛的基督苦像,無十字架、雙手張開,象徵祂已克服死亡束縛。教堂內部十四片描繪「苦路」的彩色玻璃,則以抽象、寫意手法描繪基督受審景象。畫中基督睜著一雙苦悶大眼,如常人般脆弱無助,表現風格與傳統高高在上的基督大相逕庭。

曾走訪多座世界級教堂建築的范毅舜指出,即便今日,公東教堂的藝術表現手法依然相當「前衛」。這可能是因為公東教堂遠離歐陸,設計者因此敢於大膽實驗。

「我曾不計一切採訪西方經典建築,卻不知故鄉就有一座相同且水準不低的建築。」范毅舜指出,公東教堂不論是建築設計或藝術表現,都該受博物館級的保護。然而它歷經兩次大地震,差點被視為危樓拆掉,有待相關單位的注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