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訊】埃塞俄比亞不是個熟悉的國家,但「We are the world」就耳熟能詳了,這個全球巨星的大合唱在二十年前,就是為了抒解此國饑荒募款而唱。
四年前,河北省、北京市、成都市和杭州市共同承辦志願者赴埃塞俄比亞從事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總數為六十名,為期一年。從二○○二年開始赴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國家,從事為期半年至兩年(一般為一年)的漢語教學、體育教學、醫療衛生、資訊技術、農業技術等服務。迄今為止,已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十四個省市招募志願者。
由於軍事政變對國家造成嚴重的損害,埃國出現前所未有的饑荒,百姓生活愁雲慘霧。全球各國為了抒解當地災情都曾盡力,大陸也是其一。
十月二十四日,杭州市為首批援外志願者出征埃塞俄比亞舉辦歡送儀式。十五名志願者來自教育、醫衛等行業,他們繼北京、成都等地之後,共同完成為期一年的中國青年志願者海外服務埃塞俄比亞計畫。
志願者也不乏外籍人士,來自埃塞俄比亞的卡里布和來自喀麥隆的唐博凱即獲得中國優秀青年志願者、河北省優秀青年志願者榮譽證書,他們是在中國首開先例註冊的外籍青年志願者,目前在河北高校留學,曾參加二○○五年在河北舉辦的第十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的志願服務,表現非常的出色。
援埃塞志願服務組織除了對報名者的國籍、品行、年齡、學歷、健康狀況、外語程度、專業技術等加以限制外,會優先考慮曾參加扶貧計畫、大學生服務西部計畫等國內長期志願服務有實質經驗並通過考核合格者,以及參加過國內志願服務表現優秀者。
援外期間,志願者將得到國家援外資金提供的基本生活費,包括伙食費、公雜零用費;每人每月兩百美元、保險費用(包括服務期間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醫療保險)、往返國際旅費(包括往返國際航班機票、機場費、中轉費以及所在城市到國際航班出發地的交通費)。住宿則由埃方免費提供;期滿回國後,圓滿完成志願服務者將會受到表彰,特別優秀的,可以通過團中央、商務部推薦,到中國駐外使領館的經濟商務參贊處或者參與國家的相關外援工作。
主辦方還將根據具體情況,在報名者中確定推薦一批援外志願者候選人,進入全國援外志願者人才庫。據了解,此人才庫是為援外志願者工作提供人才儲備、加強服務期滿援外志願者跟蹤培養的數據庫。
進入全國援外志願者人才庫的人員,將優先獲得援外志願者資格,有機會到亞、非、拉三大洲的幾十個與中國友好的發展中國家參加援外志願服務。這份資格三年內有效,有關部門可根據受援國需求情況隨時派員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