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是晉武帝的年號(西元二八○~二八九年),賈謐當權,開閣延賓,有名士二十四人齊聚門下,時號「二十四友」,陸機和陸雲兄弟亦名列其中。
陸機(西元二六一~三○三年),字士衡,是東吳丞相陸遜的孫子,大司馬陸抗的兒子。吳滅,陸機兄弟閉門苦讀,寫下了《文賦》及《辯亡論》等著作。
太康末年偕弟入京師洛陽,受到名學者張華的欣賞,大加讚譽說:「伐吳之役,利獲二俊」,民間乃有「二陸入洛,三張減價」之謠。三張乃指二十四友中的張載、張協、張亢。從此陸機名利雙收,仕途暢順,他能詩善文、兼擅書畫,因有「太康之英」的稱號。
在《文賦》中除了文學論述之外,還提出了「詩緣情」,開啟了中國文學史上「詩言志」的論點。
他的詩以五言為上,四言次之,留存迄今的有一百四十九首,其中有兩首題目不同而內容卻重複,故實際應為一百四十七首。
陸機的名氣很大,詩文也不少,鍾嶸在《詩品》中稱他「才高詞贍,舉體華美」;但是後人對其詩的評價並不太高,清儒沈德潛批評得最苛刻:「士衡以名將之後,破國亡家,稱情而言,必多哀怨。乃詞旨敷淺,但工塗澤,復何貴乎?」又云:「意欲逞博而胸少慧珠,筆又不足以舉之,遂開出排偶一家。」語氣很重,然而所言確也不逾分。
我們讀陸機的詩,以〈擬古〉七首、〈猛虎行〉、〈君子行〉、〈從軍行〉等為代表作。沈氏評他「但工塗澤」,所謂「塗澤」就是塗飾、化妝之意,他的詩句中的確太多塗澤,尤其是喜歡用疊字塗澤,有時疊字用得毫無意思,試舉若干。
「昭昭天漢暉,粲粲光天步」、「靡靡江蘺草,熠熠生河側」、「皎皎被姝女,粲粲妖容姿」、「采采不盈掬,悠悠懷所歡」、「粲粲綺與紈,藹藹風雲會」、「馥馥芳袖裡,泠泠纖指彈」、「肅肅霄駕動,翩翩翠蓋羅」、「悠悠行邁遠,戚戚憂思深」、「慘慘恆鮮歡,慊慊恆苦寒」、「冉冉年時暮,迢迢天路征」、「魂衣何盈盈?旟旐何習習」、「悠悠不可勝,戚戚如履冰」、「萋萋春草生,灼灼桃悅色」、「翩翩鳴鳩羽,喈喈倉庚吟」、「藹藹慶雲被,冷冷鮮風過」、「穆穆延陵子,灼灼光諸華」、「戚戚多遠念,行行遂成篇」、「冉冉高陵蘋,習習隨風翰」、「肅肅素秋節,湛湛濃露凝」、「冉冉逝將老,咄咄奈老何?」
尚有促促、碎碎、去去、靡靡、關關、飄飄、冥冥、隆隆、霏霏、遲遲、愾愾、嘈嘈、飛飛、翼翼、駸駸、鬱鬱、峨峨、雍雍、弈弈、騤騤、恢恢、明明……疊字太多了,幾乎每一首詩中都會出現,實在有點過當。
最奇怪的是他如果喜歡那一個詞句,就絕不手軟,比如:他愛說「躑躅」,就一再用:躑躅感節物、躑躅再三歎、躑躅遵林渚、躑躅獨吟嘆、躑躅遵山陵、躑躅千畝田、振衣聊躑躅、躑躅欲安之等等。
他喜歡「慷慨」,就篇篇慷慨:慷慨亦焉訴、慷慨惟昔人、慷慨惟半生、慷慨獨撫膺、慷慨誰為感、慷慨含辛楚、慷慨逝言感、慷慨遺安豫、慷慨懷古人、慷慨激楚聲、慷慨為誰歎、慷慨乖念淒然等等。不知他何以用之不厭?
這位大詩人,不幸在八王之亂中,被宦人所譖,說他有異志,成都王司馬穎竟將他殺死,才四十三歲,並被夷三族。莫非他老是寫慷慨慷慨,成了詩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