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載,自民國八十三年開始,十九年來,去年是感覺生活最難過的一年,尤其景氣低迷、貧富差距擴大,感觸最深,八成五民眾持負面評價,五成四抱怨日子難過,然而確是如此嗎?
不可諱言的,二○一二年國內出現許多困境,如政黨惡鬥、求職不順、薪水不漲、房價不合理和教改亂象等,都令人憂煩苦惱。政策讓民眾不滿,遭致各方批評,引發民眾排山倒海的怨氣,尤其歐債危機和油電雙漲,更讓國內經濟面臨重大衝擊。
國事蜩螗,馬總統致力改革,方向絕對是正確的,立意是良善的,但有時候缺乏溝通,人民無法感同身受,可謂吃力不討好,必須契合民心,才能引起共鳴。
針對民意調查結果,府方認為會愈來愈好,筆者希望今年如「倒吃甘蔗」一般,形勢逐漸好轉,無需懷憂喪志。
我總認為「常人沒有悲傷的權利」,如果你兩手正常,試想楊恩典和瑪莉蓮那;雙腳無礙,想想朱仲祥和鄭豐喜;四肢健全,想想乙武洋匡;心智正常、健康無恙,想想醫院中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如果可聽、可說、可行、可睡,當你內觀省思,實在有夠福報了。
台灣面臨難處,必須靠政府英明領導,加上全民支持,才能突破困境。景氣低迷,有待谷底回升;貧富拉大,且等政策規畫;生活困頓,祈願奮鬥改善;薪水不足,更要努力掙錢。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改變環境不如改變自己,光靠政府是不夠的。
國政如麻,新年新希望,除了寄望經濟好轉,也要改變心境,黎明之前總有黑暗,無需悲觀不用失望,有句諺語「山不就我們,我們就靠近山」,「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只要奮力向前、少欲知足,必能度過難關。
陳天靖(台中市/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