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大樓跨年焰火及點燈,已是全球矚目焦點之一,如由政府機關或國內企業認購,利用「台灣之光」,宣傳台灣的自由與繁榮,確實是「眾望所歸」。
如果能透過激烈的競標,讓國際大企業有同等機會輪流點燈,可以彰顯台灣人民的開闊胸襟,並讓台灣這塊品牌真正走向國際社會,獲得更多的敬重掌聲。
就像時差比台灣慢半天的紐約時報廣場跨年(台灣時間一日下午一時),我國交通部觀光局也已連續第三年認購廣場電視牆宣傳,將台灣的進步及優質文化特色,很自然地呈現在美國和全球人們的眼前,卻完全沒有讓時報廣場的跨年歡樂氣氛失色,或降低國際級地位,更未損傷美國人的尊嚴。相反地,反而讓全球各地的世人真正看到紐約之美和國家的友善。
報載,台北一○一跨年焰火後的點燈字樣,原本南韓三星公司有意認購,因擔心引起民眾反韓情結,最後沒讓三星標下點燈權,讓反韓民眾鬆了一大口氣,但部分國人堅持「肥水不落外人田」的狹隘心態,恐怕有失國際級城市及地標的大格局。
筆者認為,我們不妨「將心比心」,將重要節慶或跨年時的一○一大樓點燈權,像紐約時報廣場一樣,開放世界各國或企業認購或搶標,不但未減損台灣國際級地標的地位,反而因國際的熱烈參與,替台灣吸引更多的矚目焦點,實在沒有限制的必要。
事實上,如何營造更多屬於台灣的經濟和文化特色,讓國際認識台灣、了解台灣及來台灣觀光,才是國人最應該思考的方向。
田吉美(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