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頂尖大學近年大力提倡國際化,除了積極招收海外學生,也鼓勵在校生出國當交換生。台灣大學交換生甄選,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今年有六百六十七人提出申請破歷年紀錄。日前第一階段成績出爐,學生發現「年紀愈大、成績愈低」,質疑校方刻意打壓高年級生,藉機削減延畢生人數。校方表示,競爭激烈在於學生多半搶到歐美地區當交換生,對大陸、東南亞興趣缺缺,校方雖不鼓勵學生因出國當交換生延畢,但評分過程絕對公正客觀。
台大學生會福利部部長李心文說,台大國際事務處公布交換生甄選成績後,學生會陸續接獲大四以上延畢生與研究生反應,指自傳履歷及讀書計畫的分數,普遍比大二、大三學生低,要求校方公開評分標準。李心文表示,台大多數學生傾向先把必修學分修到一個段落後,再利用大四或延畢學期申請交換,由於台大許多學生都有雙主修或輔系,才會導致許多大四生或延畢生提出申請,校方不該一味認為延畢是不好的事。
台大每年大約提供六百個左右的交換生名額,今年更增加到七百個,交換生分一般組、法語組、德語組、日語組和中語組五個組,由學生依興趣提出書面資料參加甄選,各組甄選成績公布後,再上網分組選填志願,依分數高低進行分發,最後每年約有四百人獲選出國。
台大國際長袁孝維表示,台大每年向各國姐妹校爭取到的交換生名額,與申請總人數相比綽綽有餘。評選依照語言分成英語、德語、法語、日語和中文五組,學生多半喜歡到歐美國家當交換生,大陸和東南亞國家不受青睞,才導致競爭白熱化。
針對學生質疑「打壓高年級學生」,袁孝維強調,每位學生的成績都由三位不同科系的老師評分,假如三位老師的分數差距過大,還會由第四人加入評分,過程絕對公平,校方不會要求評審老師刻意壓低高年級學生成績。
台大國際事務處說明,比照研究所與大學部成績,發現除了一般組成績差距比較明顯外,其餘組別研究生的成績,並沒有比大學部分數低太多,日語組甚至研究生還比大學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