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昨天宣布,「西氣東輸」二線工程一條幹線、八條支幹線全部完成。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形成近四萬公里的天然氣管網,覆蓋中國二十八個省區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數以億計人口從中受益。
「西氣」是指中國大陸新疆、青海、川渝和鄂爾多斯四大氣區生產的天然氣;「東輸」是將上述地區的天然氣輸往長江三角洲地區。二○○二年七月四日正式動工興建,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向上海等地輸氣。昨天投入的是最後一條支幹線,從廣州到南寧。
新華社報導,「西氣東輸」二線是大陸首條引進境外天然氣的戰略管道工程,也是世界最長的天然氣管道,把來自中亞的天然氣輸送到大陸,主幹線止於香港,年輸氣能力三百億立方公尺,可穩定供氣三十年以上。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節能減排和加快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
這條管線西起新疆霍爾果斯,經大陸十五個省區市、一百九十二個縣級單位,全長八千七百零四公里。其中霍爾果斯至廣州的主幹線全長四千九百七十八公里,八條支幹線長三千七百二十六公里。
大陸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能源工業發展迅速,但結構很不合理,煤炭在能源生產和消費中的比重均高達百分之七十二。大量燃煤使大氣環境不斷惡化,發展清潔能源、調整能源結構迫在眉睫。
西氣東輸工程將促進新疆等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有利於促進沿線省市區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和經濟效益提高。
西氣東輸能夠拉動機械、電力、化工、冶金、建材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對於擴大內需、增加就業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西氣東輸工程預算超過一千五百億人民幣,最終投資接近兩千六百億。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就工程本身來講,據初步測算,與進口液化天然氣相比,塔裏木天然氣到上海的價格大概便宜六分錢以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