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開法師(南華大學代理校長、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
雖然媽媽之後出現了失智的現象,並經醫師診斷確定,但是我們兄弟都認為這是不幸中有大幸,而且深信這是佛菩薩的加持。媽媽雖然生性樂觀開朗,但是因為責任感重,所以她為了兒子、孫子操心掛念也多。此外,由於自幼在原生家庭中經歷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一直念念不忘,因此我很擔心這會成為她未來要往生佛國淨土時的障礙。
感謝佛菩薩的慈悲庇祐,自從媽媽輕度失智之後,她變得非常快樂,原本的操心掛慮明顯地都放下了,過去念念不忘而且一再重述的成年往事,也都不再聽到她提起了,甚至也不像以往逢人就會介紹誇讚自己的兒子、媳婦、孫子、孫女如何如何。媽媽似乎返老還童了,從此不但不再聽到她重述不愉快的回憶,反而經常聽到她哼著幼時和年輕時熟悉的歌曲,〈青春嶺〉是我們最常聽到的,還有其他類似的活潑輕快曲目。
她還跟小弟開定說,她想要看《汪洋中的一條船》和日劇《阿信》,小弟就趕緊買來全套的DVD影片,讓媽媽隨時可以自行播放。媽媽就在誦經念佛之餘觀賞影片,看到後來對劇情內容都瞭若指掌。
媽媽每天誦經念佛的功課,並沒有因為失智的症狀而受到絲毫影響或中斷,反而更加相應。我每次回去看她,都一再鼓勵稱讚她的用功念佛,同時感謝她的養育之恩。每次我問她這輩子有沒有什麼遺憾?她都很乾脆爽快地說:「沒有!」同時提醒她要發願到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那裡,她也都很乾脆爽快地點頭說:「好!」我們兄弟都為媽媽感到非常欣慰。
今年九月八、九兩日是佛光山兩年一度的佛光親屬會,原本已經跟爸媽說好,我們兄弟要帶他們二老,還有媳婦、孫兒們一同去佛光山參加盛會,不料在九月五日媽媽因為吃了別人送的粽子,不斷嘔吐,送到雙和醫院掛急診,到了九月八日早上才出院,因此錯過了親屬會。從醫院回家之後,媽媽的意識狀況就不是很好,昏昏沉沉的,雖然有意識,但提不起精神,問她話也不太有反應。
最明顯的身體情況改變,是她的排便有困難,老是覺得胃腸裡的東西排不出來,因此不太願意進食,頂多只是吃流質的東西,反而不斷要求外勞Yani幫她用甘油球灌腸,但是卻沒什麼效果,讓她很苦惱。
九月二十一日下午,我在佛光大學教課,晚上在永和學舍演講,結束後接到小弟的電話,說他在傍晚時分送媽媽到雙和醫院掛急診,原因是媽媽在家裡上廁所時,因為雙手無力扶不住拐杖椅而跌倒,臉頰和整個下巴都瘀血。我趕到醫院看她時,已經晚上將近十點,她還在昏迷中,叫她也沒有什麼反應。因為學校已經開學了,隔天我在南華有生死學研究所碩士專班的必修課,所以必須趕回學校,由二弟留在醫院照顧媽媽。後來二弟告訴我,到了凌晨三點左右媽媽自己醒過來,一睜開眼就問他:「這是哪裡?我怎麼會在這裡?你怎麼也在這裡?」接著就說她要上廁所。
在雙和醫院急診處,醫生檢查了半天檢查不出什麼大問題,只是懷疑媽媽的心臟有問題,本來想留她繼續住院觀察,但是媽媽一面吵著要上廁所,一面吵著要回家,所以就在九月二十二日出院回家。二十三日下午我回到台北,兄弟們約在二弟家裡,一同商討媽媽的後續照顧問題。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