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世界營運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大陸京廣高鐵(北京至廣州)昨日開通營運。首班列車在上午九時出發,跑了二千三百公里、近八小時後,下午近五時順利抵達廣州。
鐵道部配合響應中央的新行政簡樸作風,有別以往的盛大通車儀式,昨日京廣高鐵開通是靜悄悄的出發,沒有鮮花、沒有紅地毯、沒有樂鼓隊、也沒有領導講話。昨日首班列車載客率逾八成,不少人想嘗鮮,體驗由北國雪景到南方綠地的旅程。但也有旅客抱怨,手機信號不穩,wifi只能在停靠站或車速變慢時才能使用。
京廣高鐵串起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六省市沿線二十八座大小城市,與石家莊至太原、鄭州至西安、武漢至南京、廣州至深圳等高鐵聯網,高鐵營運總里程超過九千三百公里,大陸高鐵網初步形成。京廣高鐵設計時速三百五十公里,初步以三百公里運行,最快八小時抵達廣州,比現在最快的舊京廣鐵路客車節省十二小時三十分。
京廣高鐵的開通也帶給航空公司極大的壓力,包括北京與鄭州,北京與武漢,石家莊與武漢,石家莊與長沙等航線班機票價都已大幅下降。感受到壓力的還有沿線的二十八座城市,河北定州市政府最近即要求各單位提報「高鐵旅遊」案,加緊開發高鐵經濟。南方的廣東英德也在絞盡腦汁開闢旅遊資源。
高鐵專家表示,對一、兩百萬群眾的中小城市來說,如果拿不出特色,高鐵帶來的「黃金萬兩」也只會過門不入,甚至是席捲更多人口外流,但若做得好,善加利用高鐵的資源、加強城市行銷,或許是個機會。
高鐵沿線城市的壓力與機會併存。對一些交通樞紐大站,一點都不擔心,包括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聚集的人潮只會愈來愈多,地位愈來愈重要。
大陸鐵道部部長盛光祖表示,高鐵帶動的經濟有望為經濟持續發展帶來「千億效應」。
鐵道部科技司司長周黎也說,京廣高鐵把環渤海經濟圈、中原城市群、關中城市群、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等經濟區緊密聯繫在一起,降低社會時間成本,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巨大作用。
今後,舊京廣線將成為貨運主要運輸路線,也可提升貨運運輸能力。
根據大陸中長期鐵路規畫,到二○二○年鐵路營運歷程將達到十二萬公里以上,其中客運專線(高鐵與準高鐵)一點六萬公里,快速鐵路網總規模五萬公里。連接所有省會城市和五十萬人口以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