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想阿公阿爸 頭目延續阿美工藝

 |2012.12.26
2184觀看次
字級
砂荖部落頭目汪仁德每天編織魚簍,傳承阿美族工藝。圖/邱立雅

【本報花蓮訊】花蓮縣光復鄉砂荖部落八十歲阿美族頭目汪仁德,每天編製阿美族的傳統魚簍,編到眼痠「流目油」,仍堅持每天勞動,深怕族裡傳統的手工藝消失。

「不做手會癢啊!」汪仁德戴著厚重的老花眼鏡,細細用一根根自己削的竹籤編魚簍,還要用手搓的藤蔓緊緊固定住。汪仁德編著魚簍,忍不住擦眼淚,「編魚簍很耗眼力」,直嘆人老了,眼睛也看不清楚。

雖然製作過程辛苦,汪仁德對自己的手藝相當自豪,「全花蓮我做得最好、最細緻」。他四歲就看著父親和祖父在家中做魚簍,「阿公很厲害,眼睛不用盯著就能做。」阿公一邊做一邊傳授編織技巧,汪仁德在耳濡目染之下也學會了。他說:「最重要的是編織的一致性,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歪七扭八。」

汪仁德說,開始手編魚簍,是因父親過世後空有滿池魚蝦卻沒工具可抓;他自己動手做,實驗好多次才成功,「常常一邊編簍一邊想起爸爸和阿公」。

汪仁德表示,雖然編魚簍很辛苦,材料要從全台各地蒐羅,但為了傳承阿美族傳統工藝,「我不做,誰會做呢?」他期望透過社區活動,讓部落年輕人也來學習編魚簍,不要讓文化斷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