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銘回家鄉繼承父親的事業,回來山上大家見面時,他慨歎的說:「這半年來,我沒有什麼表現。」半年,要有什麼表現?又能有什麼表現?我想起李安導演。
十二月份起,大家談到電影,就會問:「你去看過《少年PI的奇幻漂流》嗎?」這是李安導演的新作,入圍二○一三年金球獎三大獎項「最佳導演」、「最佳配樂」與「最佳劇情片」,我不認識李安,但是和大家一樣,為李安的努力和成就歡喜讚歎。
三十六歲起,李安導演的《推手》、《喜宴》一直到《臥虎藏龍》等片,讓他成為世界知名導演,光鮮亮麗的後面,有李安最為人津津樂導的失業六年,三十歲到三十六歲,是一個青壯年最輝煌燦爛的菁華歲月,你會怎麼過?
在大家習以為常的價值觀裡面,三十歲就算不是事業有成,有房有車,也要好好賺錢,養家糊口,然而,李安導演蟄伏在家六年,顛覆傳統「男人賺錢養家」的輿論是非,安安份份做一個「家庭煮夫」,他沉潛用功、養深積厚、等待因緣,他的禪定與忍耐的功力,實在非同小可。三十六歲之前,李安努力創作,三十六歲以後,李安每一次的作品,都是全球焦點。
人生就像滷味,越滷越香,愈沉愈透,到7-11買茶葉蛋的人,該不會想買顏色淡淡的蛋,深褐色的顏色對了、入味了,就會成為大家青睬的對象。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得法於五祖弘忍大師,在獵人隊隱姓埋名十五年,時節因緣成熟時,一句「是風動?是幡動?仁者,是你的心在動。」一鳴驚人,一部《六祖壇經》,至今為人津津樂道。鳩摩羅什大師,被呂光軟禁涼州十八年,後來姚興攻滅後涼,鳩摩羅什終於平安抵達長安,受到國師之禮接待,他翻譯的《阿彌陀經》、《金剛經》、《法華經》等,好讀易解,朗朗上口,可以說是白話文學的先軀;星雲大師生於戰亂,十二歲出家,二十三歲來台,歷經貧窮、飢餓、戰爭、居無定所等等淬練考驗,四十歲開山,歲月悠悠,而今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每一個人都希望受到肯定和認同,因此容易流於表現,企盼成功的一天早日到來,然而,縱使少年得志,因為養成不夠,根基不穩,即便光亮乍現,也只是暫時的火花,如曇花一現般,轉眼黃花。十年樹木當柴燒,百人樹木做棟樑,欲速則不達,氣候不足,不能成就大器。
大器晚成,既有春風雨露的滋潤,也有秋霜冬雪的考驗,等到時節因緣成熟,自然龍天推出,一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