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3:金佛殿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景點 1:四聖諦塔
四聖諦塔圍繞在本館四個角落,塔身造型是依印度菩提伽耶(佛陀成道地)當地的正覺佛塔金剛座所建造。塔身底層外浮雕有供養香、花、食、茶、珠、寶、果、燈的菩薩,塔高七層,更有佛陀說法手印雕刻,由下而上呈現佛陀出生、樹下靜觀、降魔、苦修悟道、初轉法輪、調伏醉象、臨終遺教;塔內除有四大主尊菩薩外,並有一百六十八個菩薩佛龕,天花板有二十五盞蓮花燈,且主尊菩薩身後亦各有不同經文。
※門道:
多數造訪佛館遊客,目光多集中在本館,常忽略周圍的四座佛塔,甚至以為僅是裝飾用的藝術建築。遊客要參訪四聖諦塔得先進入本館,搭乘電梯至三樓後,依循指標即可到達四聖諦塔禮拜四大菩薩。民眾可於四聖諦塔填寫祈願卡,依心願不同祈求四大菩薩。
景點 2:玉佛殿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啟建「佛陀紀念館」,因緣來自佛陀舍利,這枚舍利凝聚了來自全球千家寺院、百萬人士的信念,共同成就佛教歷史劃時代且不朽的偉大建築──「佛陀紀念館」。
佛陀舍利是整個佛館的精神中心,而這枚鎮館的稀世法寶就安奉在「玉佛殿」中央上方,供來館信眾禮拜。殿內主尊佛像是緬甸奇珍白玉雕刻而成的臥佛,星雲大師在玉佛兩側親題楹聯:「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至今才見如來身」。曾有民眾因受此四句偈感動,遠從南投帶來罕見的兩對蘭花捧至殿內供佛,表達對佛陀的虔敬之心。
玉佛兩旁各鑲嵌一對巨幅的天然彩色玉雕,分別是象徵「藥師佛東方琉璃世界」、「阿彌陀佛西方極樂淨土」的經變圖,精緻罕見。殿內兩側通頂牆面,則是由香木精雕細刻而成的「香木塔林」,包括:印度菩提伽耶的正覺大塔、柬埔寨吳哥窟的高棉式佛塔、中國杭州西湖雷峰塔等,蔚為莊嚴宏偉的塔林。
殿內後方設有「抄經區」,每日都有數百名信眾以虔敬的心抄經修持。在佛陀真身舍利前抄經殊勝非常,伴隨兩側香木塔林散發的淡雅木質調香氛,更有助於沉潛心靈!
※門道:
「玉佛殿」設於本館一樓,走進本館往北側方向直行,經過廊道步行約二十公尺,走道盡頭即可見入殿「參拜須知」的標示,提醒來賓進入殿堂禁止喧譁、拍照攝影等應注意禮儀,避免褻瀆無禮。
景點3:金佛殿
金佛殿內供奉泰國僧王所贈金佛,象徵南、北傳佛教的交流與融和。金佛雕刻細膩,是東南亞最高的金佛坐像,佛陀金容散發出的光芒,讓大眾於禮拜瞻仰時,不由得升起恭敬之心。殿內布置得富麗堂皇又不失雅致,天花板有蓮花圖騰,壁面龕內供奉四千八百餘尊小佛像,四根柱子上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藥師經》、《法華經‧普門品》、《阿彌陀經》等經文。
在此除了可以虔誠禮佛,亦可點燈祈福;殿內左右兩側設有法語箱,供大眾祈求法語。「金佛殿的法語好準、好神喔!」許多抽法語的民眾都深有同感。平日負責為民眾解說法語的依導法師表示,從民眾求籤的大小提問,就能窺見當代社會的人生百態,其中又以父母擔心子女晚婚、婚後不孕求子、事業不順求財、男女感情與婚姻問題、身體健康問題、學業順利及金榜題名等。
※門道:
法語區設置的法語箱,籤支內容皆是古德高僧開悟寫下的偈語,可做為我們人生的座右銘,開啟內在的智慧,當心中有疑惑、煩惱時,能指引人生的方向。所謂「入寶山,不空手而回」,若參訪時間允許,不妨抽取一張法語,將智慧光明帶回家。
景點 4:觀音殿
本殿全名「普陀洛伽山觀音殿」,是進入佛館本館的第一座佛殿,主尊千手觀音,為藝術家楊惠姍依據甘肅省敦煌莫高窟第三窟「千手千眼觀音變相」所創作,總高三點八八八公尺,有十一面、四十二手,背光有千手,手上各有一眼,千手千眼表示觀音菩薩因應眾生需求,以各種不同的方法救度眾生。
當信眾虔誠禮拜祈求時,觀音身旁二侍善財童子與龍女,會送出菩薩加持的大悲咒水,藉由楊柳枝緩緩注入淨瓶。常有民眾虔誠祈求大悲水時,淚水亦隨著大悲水的流溢而緩緩滴落;有的民眾久聞觀音菩薩的靈驗,一次求取十幾瓶甘露法水,希望讓親朋好友喝了永保安康。
殿內四周環繞三十三觀音,為施金輝老師所繪,觀音姿態各個不同,以多重光影、層層相疊,展現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的廣大誓願;殿內地板鑲嵌著金黃色的琉璃菩提樹及蓮花燈,象徵著到觀音殿的每個人都能學習觀音菩薩悉發菩提心,則能蓮花遍地生、人間即淨土,佛國現前。
※門道:
一進觀音殿,可見平面的元代敦煌莫高窟第三窟千手觀音壁畫,與殿內彩繪塑作的立體千手觀音像相互呼應,遊客可藉由壁畫隱約透視立體塑像,感受創作者的卓越雕工與巧思。禮敬觀音的同時,也可以看到自己在光亮明鏡中,千百億化身無窮無盡,與觀音菩薩相融在一起。
景點5:佛陀的一生常設展
《佛陀的一生》展內設4D電影院,以十多分鐘動畫講述佛陀出生、成長、出家、苦行、降魔、成道、說法、涅槃的經過。當觀眾戴上特製眼鏡後,成佛前的悉達多太子射箭之猛銳、修行時各式誘惑湧來、涅槃時菩提葉滿天飄落,觀眾都將身歷實境感受。影院外的影片實景有如片廠,讓參觀者彷彿走過佛陀足跡,涅槃區還可自選木塊敬心造佛塔,讓參觀者與佛接心;「我是佛」互動裝置,也以聲控互動方式祝福人人成佛。
※門道:
《佛陀的一生》4D立體動畫片技術,在台灣僅見於少數的商業影城及國家科學或天文展館,運用在宗教場所是首創之舉,因此「4D劇院」堪稱是佛館最熱門景點之一。本館每日開館後,開始發放4D電影院號碼牌,發完為止(二十人以上團體可預約),建議來館時間有限的遊客,可先領取號碼牌後先參觀其它展區,於放映前十分鐘抵達現場排隊進場。
景點 6:佛教節慶常設展
展廳所呈現的,即是佛教一年四季所舉辦的各種佛教節慶,從元月彌勒佛聖誕、二月觀音菩薩聖誕、三月慎終追遠清明節、四月佛誕節、六月觀音菩薩成道日、七月結夏安居及盂蘭盆會、九月藥師佛聖誕、十一月阿彌陀佛聖誕、十二月法寶節,希望大眾以佛菩薩慈心悲願、功德,激勵自己並學習實踐佛菩薩的普濟精神。
※門道:
為帶領民眾輕鬆認識佛教節慶,展區不乏現代多媒體互動裝置,像是九月藥師佛聖誕,民眾可在觸控螢幕寫下姓名,以電子互動模式的燃點藥師燈;遊客在「佛光法語求智慧」區,可轉動中間的輪盤,再依箭頭指示,至兩旁設置的「平」、「安」、「吉」、「祥」法語箱中抽取法語;一旁的「吉祥平安帶回家」感應區,民眾可掬起雙掌,讓光影投射的祝福字樣映在掌上,再將包著祝福的雙手覆在胸前,彷彿帶安心回家。
景點 7:佛教地宮還原常設展
佛陀紀念館除了供奉佛陀舍利,同時特別設計四十八座地宮,用來收藏各種文物,預計每百年開啟一座,希望未來的人,都可以目睹上世紀的文物,讓人類的文化得以綿延流傳。「佛教地宮還原」展區模擬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地宮,特別複製整套地宮文物,還原現場,並展出震旦集團董事長陳永泰、陳白玉葉伉儷,發心捐出收藏多年的百餘件地宮珍寶文物。
※門道:
「佛牙再生舍利區」是遊客來此參訪不可錯過的奇景。佛館鎮殿之寶「佛陀真身舍利」自一九九八年迎回台灣,暫奉於佛光戒壇中,十多年來已經再生數百顆舍利,如今特別展示於佛教地宮還原展區,讓人們瞻仰因大眾虔誠禮拜的信願凝結。
景點8:八塔
佛館主體建築採「塔」式設計,本館上方四聖諦塔為印度大塔造型,成佛大道兩旁則羅列八座中國式七層寶塔,高三十八公尺,塔基座設有簡報室、接待中心,提供各種資訊及陳列文物、書籍等,讓遊客可在此歇息、閱讀、聊天、休息或喝茶。五和塔「喜慶之家」更設有佛化婚禮等服務。八塔名稱分別為一教、二眾、三好、四給、五和、六度、七誡及八道。
※門道:
「四給塔」展出佛光文化的書籍及文物展售,民眾在此可一覽佛光山浩瀚的文教出版品,且享有寬暢的書展空間;「六度塔」是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及一筆字展,提供大師墨寶拓印、三好祈願卡等文教活動。
景點 9:護生圖、禪畫禪話
全台最大的彩色水泥浮雕,就出現在佛陀紀念館八塔兩側長廊的外牆上,有豐子愷先生的護生圖、弘一大師的墨寶,藝術家高爾泰、蒲小雨夫婦創作禪畫禪話。只要沿著環館道路,就能看到這些以圖說法的浮雕。
※門道:
這些由現代藝術家葉先鳴製作、陳明啟彩繪的立體浮雕,展現精美的雕刻藝術,來訪信眾可在此拍照留念外,不妨細細品味其中蘊含的佛教智慧,尤其這些置於牆上的「室外超級大繪本」,以難度極高,卻能長遠保存的泥塑工法,將禪心佛性的主題鮮活地傳達,浮雕的立體感讓不論哪一個方向走來的民眾,都能清晰觀賞。
景點10:佛光山宗史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為了讓大家能夠了解佛光山開山往事因緣與未來展望,特於本館一樓設「佛光山宗史館」,展出單元包括:星雲大師的出生與出家、渡海來台、咱們的佛教來了、開創佛光山、創立國際佛光會、依四大宗旨所成就的弘法事業及非佛不作的平凡和尚等。
※門道:
本展覽主要以佛光山發生的人、事、物為串連的重點,像是以沙畫描繪四段大師兒時故事、大師於宜蘭帶著青年下鄉弘法所騎的腳踏車、還原雷音寺當年弘法盛況,現場更配合影音播放,讓參觀者感同身受當時的情境,也可與星雲大師蠟像一同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