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楊朝祥
佛光大學校長
執筆人:楊朝祥
佛光大學校長
過去「多福、多壽、多子孫」的傳統觀念,隨著社會逐漸演變,已消逝得無蹤無影,台灣的出生率已降到世界最後一名,每年出生的孩童,從早期的三十餘萬,降至近年的十六萬餘人,根據推估,將來尚可能降至十四萬人以下,少子化現象將日趨嚴重。
少子化浪潮對孩童相關產業的衝擊最為嚴重,如婦產科、兒童服飾、玩具、用品業,孩童讀物、托兒所,都受到嚴重的波及,而教育體制也受到嚴重的影響,隨著少子化浪潮,生源日漸短缺,幼兒園、國中小招生不足、高中、大學生源短缺,造成教育界的震撼。
生源的短缺導致國中小招生不足,因此,併班或減班已不是新聞,而併班或減班當然就導致教師需求的下降,已經聘任的教師成了超額教師。而為了避免減班導致超額教師難以處理,許多縣市教育局處經常要求學校未雨綢繆,以代理代課方式控留實缺,以因應日後必須消化超額教師的空間,甚至於有部分縣市由一位校長負責數校的校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適度控管員額本為預防未來超額教師,但以代理代課教師取代專任教師,將嚴重影響教學品質,也損害學童的受教權。學童的學習稍縱即逝,也是不可逆的過程,教育行政機關豈能以尚未發生的教師超額問題,犧牲當前受教孩子學習的機會,這豈是負責任政府的作為?
對家庭、對政府而言,教育都是甜蜜的負擔,唯有在當前投資、耕耘,未來才可能會有豐碩的成果可以品嘗。因此,教育的規畫應以滿足當前的需求為最主要的考量,絕不可因預見未來的需求將縮減而恣意提高控管員額,導致代課教師及超額教師充斥,不僅影響學生受教權益,對教育專業而言,更是一種傷害。
當然,可以理解,地方教育機關之所以提高控管員額,以代課教師取代專任教師,一方面是財源的考慮,另外一方面是資遣、辭退的手續繁雜、紛爭不斷。現行的法規雖尚未有老師「永聘權」規定,但實際的運作卻是開始聘任後,教師即已有實際的「永聘權」,要資遣、辭退老師談何容易,因此,管控員額,以代課教師擔任教學,是最便宜行事的方式,也是最簡單的做法。
教師是學校教學品質最關鍵的因素,因此,絕對需要維持教師的工作穩定,是以,教師的工作權,尤其優良教師的工作權,必須受到保護。但當學生減少、班級數縮減,超額教師適當的調校、調整職務或資遣辭退,都應建立制度,確實執行,而不是預先控管員額,以代課教師取代專任教師。
當前之計,各地方政府應確實依照「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聘足額的教師,不可以代課教師取代,縱使預見未來可能縮減班級,減聘教師,也不能在此時預為綢繆。而中央政府也應體恤地方政府財源不足,補貼足夠的經費,讓各地方之國中小,均能有足夠的人事費,聘足額的專任教師,以維護教學品質及學生受教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