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金門訊】歷經一年九個月修繕,金門縣金沙鎮縣定古蹟「龍鳳宮」上月底完工,恢復往日風貌。
縣府文化局表示,史料記載,龍鳳宮原名「天妃廟」,建於明神宗萬曆三十九年(一六一一年),主祀媽祖,由於廟前就是渡口,早年民眾會進廟上香,祈求水路平安,所以香火鼎盛,建廟規模也較大。
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進駐金門,拆解「廣澤尊王廟」的部分建材移作軍事工事,原供奉的「廣澤尊王神像」移駕到「天妃宮」並祀,後人改稱為「龍鳳宮」。由於龍鳳宮是金沙鎮官澳、塘頭聚落八個甲頭的信仰中心,終年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民國九十六年九月公告為縣定古蹟。
縣府文化局指出,「龍鳳宮」左抱獅山、五虎山,右控金門東北航道的咽喉,坐山觀海、居高臨下,視野遼闊,景致宜人。宮廟兩落加左右突歸的傳統閩南式豪華建築,是當時金門寺廟之最,內部門廳、戲台空間,更是金門僅見。廟內集合小金門著名彩繪匠師林天助的水墨壁畫,磚砌、木雕與磁磚彩繪等裝飾美學很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