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趕在中秋節前夕,衛生署公布各縣市月餅稽查結果,共有二十五家製造商不合格,違規項目包括防腐劑過量、使用不合規定的去水醋酸、營養或保存標示不完全。
各縣市衛生局近半個月積極抽查市售月餅,全台共抽驗一千七百五十九個樣本,發現有二十五家廠商的產品不合格,其中包括知名餅店。
各地衛生局將對這些月餅製造業者,處以限期改善或是停止販售懲處,並開罰三至十五萬元罰鍰。
衛生署彙整資料後於昨天指出,今年較嚴重的情況是違規使用去水醋酸,去水醋酸是一種防腐劑,禁用於麵類製品,人體攝入過多,尿素量將增加,有侵害腎臟之虞。衛生署提醒,若月餅餅皮帶有酸味,很可能就是添加去水醋酸所致。
據調查,違規使用去水醋酸者包括澎湖縣進寶食品廠,進寶所用的芋泥月餅餡料含有冰醋酸,另外,台北市知名糕餅店「洋果子」出產的芋頭酥、士林「百合麵包園」的芋泥餡料、北市中華路上的昇德西點麵包的綠豆椪、桃園縣永珍香餅店、台中縣超農實業、嘉義市華園食品行、台北縣香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所產的月餅皆被驗出含有去水醋酸。
除此,己二烯酸等防腐劑過量,也是較嚴重的違規情況。衛生署食品衛生處長陳陸宏指出,雖然己二烯酸是合法防腐劑,但過量使用有礙肝腎功能。其他不合格的狀況包括月餅製作環境不佳;產品包裝上未標明製造商、製造地址、有效日期、營養標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