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小朋友太早穿鞋未必好?輔英科大連續三年為鄰近的山頂國小學生提供足弓發展評估,結果發現,低年級學童有超過兩成(約四十人)有輕微足弓塌陷。教授石旭生指出,小朋友太早穿鞋,導致腳趾的抓力不足,太受保護,足弓無法正常成形,家長要多加注意。
輔英科大物理治療系三年前起為山頂國小學童進行足弓發展評估,由系上師生先到學校為學生們做踩踏測試,一旦發現有足弓發展不足或扁平足的學生,在徵得家長同意後,會為這些學生製作矯正鞋墊。
今年為輔英為山頂一、二年級一百七十五名學生進行檢測,結果有四十位小朋友需要穿矯正鞋墊,比例超過兩成,輔英在為每一位小朋友製作專屬的鞋墊後,請他們到學校試穿,並做最後的調整。
陪著孩子來試穿的黃媽媽說,她在百貨公司幫孩子買了一雙四萬元的矯正鞋墊,但穿不到一年就要換,輔英有這樣的服務,還有詳盡的解說,讓她更放心。
物理治療系老師石旭生指出,小孩子在一歲會走路前,基本上最好不要穿鞋,讓小朋友裸足接受地板或外界的刺激,有助於增加腳趾的抓力和足弓的成形,開始走路後,在不受傷的情況下,也盡量裸足。
石旭生表示,扁平足小朋友裸足走路時,常發現內側足弓塌陷,這種情況通常到國小低年級階段,大部分會獲得改善,但如果足弓到這時還未發展成形,則需加以矯正,目的是防止肌肉骨骼系統變形,否則容易變成X型腿或長短腿,更嚴重還會脊椎側彎,家長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