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氣盛時有個大毛病,總以為自己懂很多,什麼都是對的。輕視別人的看法,忽略別人的想法。以自己為本位的日子一長,心胸狹隘,眼光短視而不自知。
曾經,我對於自己喜歡的人事物,才願意去招呼,去親近,去接觸。至於那些不討個人歡心的,一概置之不理。態度惡劣還以為自己高人一等。
後來才發現,這世上,一切皆是相對的。你對某人無好感,輕忽他,或不屑他,他同樣對你看不順眼,瞧不起你。別以為你沒說出來,對方不會知道。頻率相通或是相悖,彼此來回一兩句話,甚至只需要一個眼神,心中便一清二楚。
自己所喜,便是好,自己所惡,便是差。這種人生態度,絕對是自己的損失。
有一天我在滔滔不絕地發表個人見解,一位長輩笑咪咪地看著我,靜靜地聽我說話,然後輕輕點頭,當我說完以後,他告訴我:你說的也許有道理。
突然間醒悟,為什麼只有自己才有道理?為何無法接受別人其他的看法?不屑和輕忽別人的意見,無論好壞對錯,一逕把自己當成一杯滿得快溢出來的水,根本不能夠再加多一點點清新的水進去。而那杯陳舊的水,早就已經充滿灰塵和污染的空氣。
清醒以後的嶄新發現是:心高氣傲的態度帶來的後遺症,沒有朋友願意親近。
「你說的也許有道理。」長輩一句話,像根槌子那樣,重重敲醒了沈溺在自滿自得的我。每個人說的,也許都有道理。就算是站在對立的那一邊。那人之所以會那樣想,那樣說,一定有他的道理。
在我們還沒有仔細聆聽和認真思考,就預設反對的立場,真是蠢笨無比的行為。
因為,這麼一來,從此再也聽不到另一種聲音,從而縮小思想範圍,亦無法擴大見解。
進一步我更發現,很多衝突和爭吵,皆因「別人說的都沒道理」而衍生。事實上,不管別人是否有理,在第一時間,我們應該安著「你說的也許有道理」的心態仔細去傾聽。若先擁有一顆接受的心,然後再細心思考,也許你就會發現,他所說的,真有道理。你接受他的道理,不是他得益,收穫其實屬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