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產業合作 潛在效應逾300億
台美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八月成立,經濟部工業局統計,已促成潛在產業效益三百零五億四千萬元,包括產業合作一百四十一億九千萬元、創新產業化促案一百六十三億五千萬元。工業局表示自成立以來,已串連國內台美交流合作平台,搭橋美國各州國家實驗室、育成中心及產業聚落,推動許多重要合作方案。
懷孕歧視 北市雇主罰3.5萬
一名女員工懷孕期間遭雇主請她暫時回家休息,卻未依法發放工資;北市勞工局調查認定懷孕歧視,開罰三萬五千元。勞工局長陳業鑫表示,針對妊娠期間在職婦女,雇主必須考量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保護」精神,不能任意認員工懷孕不適,決定員工去留。
醫療糾紛增 監委促設專責單位
監察委員黃煌雄昨天說,醫療糾紛爭議件數,民國一百年達到新高,衛生署應責成各醫院設立專責單位,負責醫病溝通。他說,醫療糾紛爭議事件多在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及急診醫學科五大科,同時高度集中於刑事訴訟案件;醫療糾紛已成為醫師夢魘,醫病關係緊張,達瀕臨崩解的地步。
國內機票喊漲 農曆年前不動
民用航空局確定採用新國內航空票價公式,明年可能調漲。民航局正研擬各種方案,希望壓低漲幅。農曆年前不會調漲。不過,民航局官員說,公式雖合理,但票價調整還要考量民眾接受程度,票價上漲是趨勢,但應不會完全反映在票價上,將以其他方式壓低幅度,至於壓低幅度有多大,民航局還未確定。
改制上路 李鴻源籲解錢權問題
內政部長李鴻源昨天說,桃園縣如無意外將成為第六都,中央和地方同時改組,有如兩部列車同時在開,之間可能有百分之三十矛盾,權力、義務畫分應更清楚,找出最適合台灣的路。他表示,「錢」和「權」談清楚,台灣將可產生有效率的政府,否則直轄市可能成為空殼,無法發揮功能。
學者:美必要時須介入釣魚台
台灣學者陳一新和宋燕輝在華府接受「華盛頓時報」訪問時指出,美方必須強化維護和平的角色,有必要在風險升高之際,介入中日台三方的東海島嶼爭議。陳一新表示,美國必須擔任保證角色,確保釣魚台爭議不會以戰爭方式解決。宋燕輝則指出,日本必須與台灣和中國大陸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