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人文科技島 喚回富而好禮社會

喜壯(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2012.12.07
970觀看次
字級

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日昨在科技轉型會議中表示,非常後悔當年提出「科技島」的說法,雖然他後來再提出「人文科技島」,卻不太受重視,造成如今社會走向的偏差,國家發展走入「歧途」。

施振榮認為,要有人文創新,台灣才能走出「代工」。他說,幾家大廠雖努力從代工轉品牌,但「學費還是交得不夠」。他還批評,台灣社會有價值半盲、資源齊頭、行政防弊三大文化需要突破,要有「不怕死的人」在對的大方向一起努力。

經濟不振,政治萎靡,社會檢討聲風起雲湧,論壇一個接一個開,希望為國家找出病灶,為沉痾找出妙方。施振榮的重點在於「人文」兩字,國家政策、政府施政,都應以人民為考量,再好的措施,如果不以人為本,那一定是災難一場。

早年國家貧窮,民生凋零,主政者絞盡腦汁, 一心一意發展工商業,創造財富,結果國家強了,人民富了,老百姓豐衣足食,卻因少了人文,失去了修養、禮貌,失去彼此尊重,為己為私,一味追求功利,破壞環境,自我意識高張,不為他人考量,社會充滿廝殺氛圍。

早年家庭貧窮,人人為改善生活,起早趕晚,全力打拚,不休不眠。經濟富足了,追求享受,住豪宅,駕名車,喝洋酒,書櫃換成酒櫃,財大氣粗,驕奢淫逸,俗不可耐。

校園也難逃功利,升學掛帥,考試為先,學生以考取明星學校為走向,老師、家長推波助瀾,忽略公民教育、品德薰陶、人格培養,造就一堆只會考試,不會做人處世的讀書蟲,為社會、為家庭、為個人製造了不少問題。校園已覺醒,紛紛恢復品德教育,成果如何,有待驗證。

被推崇備致的政壇前輩孫運璿、李國鼎是當年推動國家經濟的巨擘和功臣,但晚年他們都發現經濟繁榮雖然帶給百姓富足,卻也帶給社會負面影響,因而絞盡腦汁彌補,推展一波接一波人文運動,大聲疾呼,希望喚起失去的人文,不過社會已留下後遺症。

施振榮的後悔,也是許多人的後悔。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如何喚回文明,是主政者的課題,也是政策制訂者、執行者刻不容緩的要務,當然民眾也要覺醒,唯有共同打造富而好禮的文明社會,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喜壯(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