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清大學生陳為廷日前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當面批評教育部長蔣偉寧「偽善」、「說謊」,引發爭議。蔣偉寧昨天發表聲明稿表示,會再找機會與學生溝通,聆聽他們的訴求,緩解這次事件對於教育界及社會造成的衝擊。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天表示,他肯定學生關心社會、關心公共議題;但須顧及議事規則及國會尊嚴,他支持立法院長王金平邀集朝野協商建立規範。
蔣偉寧在聲明稿中表示,從學生當天在立法院表現來看,可見學生有些訴求長期未能獲得適當回應,以致有些情緒性的表達。為了尋求更充分與理性的溝通,身為教育者,會再找機會與學生溝通。他同時企盼對整個事件的省思,能對社會產生正面的效益。
他也說,民主社會中必須透過不斷地對話與溝通獲得共識,他肯定並支持學生參與公共事務。但參與公共事務時,必須理性與平和,唯有理性才能獲得更多尊重與支持,唯有平和才能獲得更大的力量。必須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才能彰顯民主的珍貴與價值。
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天表示,他已經正式要求國會幕僚進行研商,屆時會推出一個草案,再送交朝野黨團協商討論。他強調,研商草案的目的是為了讓國會秩序有所規範,把所有規矩都說清楚、講明白,未來也將循這樣的原則,絕非打壓言論,立委問政、職權也不會受到影響。
馬英九昨天在國民黨中常會上提及此事時表示,這兩天看到一些年輕朋友在立法院的發言,他要肯定學生朋友關心社會、關心公共議題的熱誠。馬英九表示,學生有表達主張、捍衛價值的權力;但國會殿堂有其議事規則必須遵守,國會尊嚴也需要維護。在此立場上,他支持王金平邀集朝野協商以建立一套一體適用的辦法。
考試院長關中昨天接受廣播專訪,被問及對學生罵教育部長一事的看法,他不願正面評論,但強調,現在的政務官對社會氛圍要高度敏感,人民在意什麼,言行舉止要特別小心注意。尤其到政治角力的立法院,對執政者的批評、要求,可以想像;但政務官仍應不卑不亢,據理說明事實,「還是要有些擔當才好」。
內政部長李鴻源則認為,其實不用負面語言也可以表達意見。台灣社會充斥很多暴力語言,才是值得擔心的。他主張「理直不一定要氣壯」,理直可以氣和。